 《冷暖人生》演播室 |
我始终把《冷暖人生》称为儿子
欧阳国忠 :《冷暖人生》走过一年多时间,当时是哪一天开播?
曹 荭:2003年1月7号,我记得很清楚,像孩子的生日一样。
欧阳国忠 :到前天正好是一年。
曹 荭:今天正好是这个儿子一岁零两天。
欧阳国忠 :你把这个栏目当成孩子似的,是否说明你对这个栏目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曹 荭:这是我第一次做制片人的栏目,我始终把它称为儿子。
欧阳国忠 :在凤凰卫视有一个专门讲小人物故事的名牌栏目,在这里你能够真切感受到一个流浪歌手的坎坷人生,你也能领略到乞丐生存的非常状态,在这里还能看到一位老盲人一生的卖艺生涯,这样一档具有独特人文关怀视角的栏目,它的名称很有人情味,叫做《冷暖人生》。今天来到在线现场的就是陪伴这档栏目一年多的栏目创办者和制片人曹荭。 曹 荭:我是曹荭,大家好。刚才欧阳说到流浪歌手、乞丐,回顾起来特别亲切,因为是自己亲手拉扯大的栏目。感谢搜狐网的盛情邀请,感谢你们给我这样的机会。 欧阳国忠 :《冷暖人生》走过一年多时间,当时是哪一天开播? 曹 荭:2003年1月7号,我记得很清楚,像孩子的生日一样。 欧阳国忠 :到前天正好是一年。 曹 荭:今天正好是这个儿子一岁零两天。 欧阳国忠 :你把这个栏目当成孩子似的,是否说明你对这个栏目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曹 荭:这是我第一次做制片人的栏目,我始终把它称为儿子。 欧阳国忠 :你接这个栏目时刚从美国回来? 曹 荭:2001年“911”事件发生时我在美国的旧金山,国内朋友打电话说看到报道,可能有飞机要往旧金山去,你千万小心不要到高层建筑下面,他们是从凤凰看到这个消息给我打的电话。以前在中央电视台的时候,我就对凤凰一直很好奇,96年的时候差一点有机会到凤凰,2002年9月11号,我在北京看到了凤凰纪念9.11一周年的报道,当时就把想法付诸行动,给凤凰有关人士打了电话表达了心愿。当时凤凰卫视正好进行2003年的新栏目策划,从周一到周五开了一档栏目叫《凤凰冲击波》,其中周二的节目打出来的品牌是关注弱小人生,传达凤凰的人文关怀。这样我就加入进来了,很有缘份。名字我特别喜欢。国内有很多人生故事的栏目,有的甚至就叫《人生》,“冷暖”两个字特别跟人贴近,是有体温的。我就把手里的工作了结以后,开始着手办这个栏目。 欧阳国忠 :这个栏目原来是先有名字? 曹 荭:9月11号打电话的时候名字没有定,后来听说当时的名字叫《绝对接触》 欧阳国忠 :这个栏目从你开始接手筹备到播出用了多长时间? 曹 荭:深圳凤凰影视曾在公司内部竞聘《冷暖人生》栏目制片人岗位,有为数不少编导和其它栏目的制片人希望做这个栏目,因为当时《冷暖人生》推出的定位还是很新颖的。但当时的确因为栏目的边缘定位决定了栏目制作的难度,因此其他栏目的制片人都明确了,惟独《冷暖人生》栏目的制片人一直没有落实下来。我10月21日第一次到深圳,得到凤凰管理层刘长乐等几位领导的首肯,被正式任命为《冷暖人生》栏目的制片人,我又返回北京了结手头的工作,11月6号正式到任,然后开始具体施工,包括拆除过去旧的演播室,进一步明确栏目的操作定位,落实选题,拍摄制作等等,在62天的时间,我们制做了六个节目,2003年1月7号《冷暖人生》栏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如期播出。 欧阳国忠 :这可以说是深圳的速度。 曹 荭:是凤凰速度,据我了解凤凰不只这个栏目是这样高的效率,船小好调头,看清方向好操作。 欧阳国忠 :高效率可能是凤凰操作栏目的特点,内地的一些节目号称十月怀胎,做十个月孕育一档节目,很难出来,这点我非常有感触。 曹荭:内地十月怀胎的栏目我也能理解,因为限制太多也很不容易。凤凰给创作者很宽松的氛围,所以造成这种高效率。定位策划得非常准确,给你定位后就不再加以限制,发挥制作者的特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落实,最后磨合出来一种最符合要求的,结合你自己的特点,结合主持人的特点,结合各个栏目组人员性格特点的东西,好的东西是靠磨出来的。 欧阳国忠 :创办一档新的栏目非一日之功,你自己背井离乡在深圳,其中的辛酸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曹 荭:当时从11月6号到12月16号我必须完成两个样片的制作,在这40天里的工作真是太多了,包括拆演播室的一砖一瓦,我必须联系施工队来拆,我刚到深圳哪里知道施工队在哪儿。当时组里的人除了主持人,有一个小伙子副制片,还有三个女孩子,其中有一位是后来主持健康栏目的孙晶,这个栏目就这么给撑起来了。晓楠在香港还要承担新闻播报和其他栏目,所以她会有空会过来。那时候一直顶着往上,因为没有退路,《凤凰冲击波》从周一到周五播出共五个栏目,我们是周二播出的,别的栏目已经相对成熟了,一个样片一个样片地通过审查,确定了栏目可以播出,而我们因为动手较晚,还在发愁节目的选题怎么办?栏目定位在哪儿?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形式,这些都是靠那40天磨出来的,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一点都不夸张。 欧阳国忠 :在60多天里最令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曹 荭说:对栏目组的人的感激我就不说了,能休息都是不正常的事情,真的有连续48小时不睡,脑筋整天在转这些东西,所有的因素都是不定的。可能做电视的人都是这样,有一个任务,剩最后一口气也得顶着上,子弹已经上膛了,不上不行。一路这么小跑着就没有觉得太苦,倒是蛮有成就感的。我个人最难忘的是到深圳的头20天就被偷过、抢过、骗过。而在60多天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孩子,觉得很对不起她,我去深圳之前的一年她一直跟着我在美国相依为命。回国后很短的时间我就要离开她,记得我从11月6号离开北京,一直到12月30号才第一次回北京。这期间我甚至很少想到她,电话都很少打,顾不上,有时候忙完了,想起来打电话已经深夜了。我当时向深圳凤凰影视的李总承诺:等储备六个片子才敢保证栏目连续播出,12月30号我手里有了四个片子稍稍松了口气,当天赶回北京直接从机场到学校去看孩子。我趴着窗户往里找,找不着,忽然有换了一个天地的感觉。听到老师在念分数,低分的时候一直没有女儿的名字,最后剩下两个一百分的时候,第一个一百分是她,我顺着声音找我女儿,看到她穿了一身灰乎乎的衣服,前面发帘盖住了眼睛,过去我对女儿的衣服很讲究,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当时候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出来了,好像忽然从天上落到地下,我猛地感到得到了一个,失去了一个。两天以后回到深圳,这个感觉好象一下又忘光了。 欧阳国忠 :在凤凰的《冷暖人生》你把它比作儿子的一个栏目不断成长,你第一次看到辛苦那么久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播出节目,第一次的心情怎么样? 曹 荭:在那之前想象过,播出第一个节目时肯定会激动,可那个感觉还真没有,这跟做《焦点访谈》我自己编导第一个片子特别不一样,那个节目一送走,我进了电梯等门一关,靠着电梯门就哭上了。这次不一样在哪儿呢?这时候压力比较大,死盯着屏幕,看电脑上字的格式,做的特技等等都是我和编导一起设计的,包括片尾滚屏,掐时间,过去在央视做编导有专门的技术把关,是不需要担心这一点的,中间怕音乐断了,带子划了,这些细碎的事情引起的紧张感可能更强,反而没有什么太激动了。看到第一期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改动一些字体样式可能会更好,马上布置下面几期要改。 网友:你在凤凰时采访的人都是内地的,你在哪个地方办公? 曹 荭:深圳。 网友:与深圳相比,北京更适合你。 曹 荭:为什么呢? 欧阳国忠 :你刚才说到,冷暖有一种温度的感觉,你们的制作理念是什么样的? 曹 荭:揭示弱小社群不为人知的故事,探讨社会边缘的痛苦心灵。就是大家在主流媒体、在以宣传为主的媒体上不大多见的人和事,我们把它说成“另类的人生”和“非常的故事”,应该是这么两类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