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鹏飞 兰州商学院投资经济系统计专业毕业 现河北日报社财务处河北日报主管会计
内容简介:旨在利用经济学的理论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报纸行业的生产、成本、利润等企业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确定可量化的企业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估计模型参数,进而推断报纸的最佳产量与最大利润。
关键词:利润最大化
报社是为销售能传播信息的报纸而生产的单位,它的活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盈利并不是报社经营的唯一目的,比如: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公众形象等也是报纸行业追求的目标,当然也只有取得了这些目标,企业才能拥有更多的稳定读者、也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它们最终与争取长期利润是一致的。此外,社会效益和公众形象是很难量化的,所以说,以追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报纸这一特殊行业来说,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基本接近现实的假定。
在这个假定的基础上,我们讨论企业行为理论,就必须了解它的两个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前者用来描述投入和产出,即说明生产要素和产量之间的技术关系;后者描述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报纸行业的生产经营这一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变幻不定的,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舍弃一些次要因素,专门讨论具有决定性、普遍性的因素。通过由这一些因素组成的一系列变量方程,说明生产、销售等诸多复杂经营活动之间的经济关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模型。
无论对信息的提供者来说,还是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信息都是有价值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对供、需两方来说,其价值是有差别的(正、负之分的)。有些信息是消费者主动接受的,这些信息需要记者、编辑等到社会中采集、汇总,然后,整理和加工成分类信息,再依托于一定的媒体,传播给需求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得满足或预期回报。还有一些信息,是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比如说广告,广告信息是企业为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而主动提供给消费者的。报社是传播有价信息的机构,它一方面向读者传播他们需要的主动信息,并向他们收取报款、咨询费等收入;另一方面它同时也提供了读者非必需的被动信息,并向企业收取广告费等收入。前者中信息流与资金流是交向流动的;后者中的信息流与资金流则是同向流动的。
在上面这个信息资金循环模型中,可以看到,报社收入主要是报款和广告费。媒体提供的信息越有价值,读者越需求,发行量Q越大,市场占有率就越高;高额市场占有率的报纸又是企业广告的首选媒体。下面就从报纸和广告两方面讨论一份报纸的收入、支出和利润情况。
一、报纸经营情况
报纸收入(Yb)是报社的主营业务收入,它决定于报纸价格(Pb)和报纸发行数量(Qb);报纸成本(Cb)是报社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它决定于变动消耗(C)和固定消耗(C)。这里的变动消耗是指原材料(新闻纸、油墨和辅材)支出费用和生产工人工资。固定消耗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定期支出的费用,比如: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的折旧、长期聘任职员的工资等等。
报纸收入(Yb)=报纸价格(Pb)×发行量(Qb)
报纸成本(Cb)=原材料价格(Pc)×发行量(Qb)+固定消耗(C)
在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报纸的利润函数:
报纸利润(Ib)=报纸收入(Yb)-报纸成本(Cb)
=〔报纸价格(Pb)-原材料价格(Pc)〕×发行量(Qb)-固定消耗(C)
报纸利润(Ib)是发行量(Qb)的一次标准函数。
如图所示,报纸经营利润情况就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报纸价格(Pb)>原材料价格(Pc)
那么,随着报纸发行量的增加,报纸经营要经过亏损、持平和盈利三个阶段。当0≤Qb<Q1,报纸经营处于亏损阶段,亏损额随发行量的扩大逐渐减少;当Qb=Q1,报纸经营处于持平阶段,报纸收入等于报纸支出;当Q1<Qb,报纸经营处于盈利阶段,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利润逐步上涨。
注:Q1等于固定消耗(C)与报纸价格(Pb)和原材料价格(Pc)差的比。
(二)报纸价格(Pb)=原材料价格(Pc)
报纸经营利润情况不再受报纸发行量变动的影响。即不管报纸发行多少份,报纸始终亏损,并等同固定消耗(C)。
(三)报纸价格(Pb)<原材料价格(Pc)
利润函数的斜率为负,利润就在亏损固定消耗(C)的基础上,随着报纸发行量的增加亏损逐步扩大。
二、广告经营情况
由于广告业是一个高收益、低成本的行业,那么在分析广告经营时,可以假定广告成本为零。这样,广告利润(Ig)就等于广告收入(Yg)。一般来说,一份报纸每天的版面总数是固定的,设定为常数(M)。广告占版面数设定为(Qg)。广告版面占总版面数称之为广告比重(K)。
广告比重(K)= 或
广告版面(Qg)=总版面数(M)×广告比重(K)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广告版面(Qg)的取值范围是在0和M之间。这样,广告比重(K)就限定在0和1之间。企业选择媒体做广告,主要看这一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广告比重(K)和报纸发行量(Qb)存在正相关关系,K=F(Qb)的弹性为正。
这样,广告版面(Qg)也是报纸发行量(Qb)的函数:
Qg =M×F(Qb);
并且,随着报纸发行量的提高,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上涨,广告业务会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广告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趋于一个稳定的范围,最多也只能是无限的靠近报纸的总版面数,不可能超越。实际上,广告版面是接近M/n(n>1)的,如果n=1那么,这就是一份广告宣传单,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报纸了。一份成熟的报纸在一定时期中,对于一个广告供需平衡的市场来说,n的值是接近固定的。
在没有扩版来增加总版面数的情况下,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广告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广告价格的上涨。广告价格(Pg)随广告数量(Qg)变动而变动,函数如下:
Pg =α×G(Qg)
α为报纸的品牌系数。
版面数量是有限的,随着广告数量的增加,广告版面的需求增大,广告占版的可选余地会越来越狭窄,这样广告版面的价格就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发展初期,广告版面占总版面比例较小,随着广告数量的增长,广告价格也会缓慢增加;发展到一定时期,广告价格会随广告版面增加快速增长;但当广告版面占报纸版面达到一定比例时,广告价格持续上升,广告版面的需求量则会趋向回转,并最终稳定于某一时点,构成供需平衡,这样广告也就形成了稳定的价位。只有在扩版的时候,广告版面的急需局面才会缓解。如图6—4所示。
由上两个公式可以得出:
Pg =α×G(M×F(Qb))
由于广告行业是成本费用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在此假定成本费用为零,那么,广告的利润函数就是广告收入函数。
广告利润(Ig)=广告价格(Pg)×广告数量(Qg)
=α×G(M×F(Qb))×M×F(Qb)
发行量变动下的广告利润曲线根据其斜率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OA部分,广告利润曲线的斜率是大于零、且小于1的,发行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广告利润的变动都不足一个单位,并且该增长量的变动呈上升趋势,这个阶段称为萌芽阶段;在AB部分,广告利润曲线的斜率是大于1,发行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广告利润的变动都大于一个单位,并且该增长额的变动先是逐渐增加,直到H点,然后在逐渐减少到一个单位,直到B点,这个阶段称为发展阶段;在BC部分,曲线的斜率再次小于1,但仍然大于零,发行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广告利润的变动都小于一个单位,并且该增长量的变动逐渐下降为零,直到C点,这个阶段称为成熟阶段;C点以后的曲线斜率为负数,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广告利润的变动是逐渐下降的,这个阶段称为衰落阶段。
三、报社经营利润
就一份报纸而言,报社的经营利润就是该报纸的报纸利润加上广告利润,或者说是广告利润弥补报纸亏损后的余额。由于报纸利润的形成有三种形式,再与广告利润搭配,因此企业总利润就形成了多种获利方式。
下面集中讨论一种较为现实、普遍的方式,即:报纸经营随发行量增加,亏损增长—广告经营弥补报纸亏损,再有盈余。
以X 轴为中心,作报纸利润线(L)的对称线(L′);然后再通过原点作(L′)的平行线(L″)。这样,L′线上每一点,到X 轴的距离都表示报纸发行到一定份数时,报纸的总生产要素亏损。L″线上每一点,到X 轴的距离都表示报纸发行到一定份数时,报纸的变动生产要素亏损。L′、L″的竖直距离表示固定生产要素亏损。
直线L′与广告利润曲线G相交于B、C两点,通常称作收支平衡点。即报纸发行量在Qb和Qc时,广告利润与报纸亏损相抵为零。
这样, BQb和CQc可以把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报纸随发行增加而持续增亏,广告随发行增加而不断增长。但广告利润仍不足弥补报纸亏损。亏损额为直线L′到广告利润曲线G的竖直距离。
第二个阶段,随着报刊发行量的增加,广告收入迅速增长,广告利润在弥补完报纸亏损后,仍然有余额。这就是报纸行业的总利润或者称作净利润。
第三个阶段,报纸随发行量增长不断增亏,广告收入出现下降,广告利润逐步萎缩,再次出现报纸亏损大于广告利润的局面。总利润再次为负数。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二个阶段中,作广告利润曲线G的切线S且平行直线L′,由几何性质,可以得出:在A点经营利润是最大的,即广告利润弥补完报纸亏损后剩余最大。这个点通常称作最大利润点,与之相对应发行量称作最佳发行量。可以看到,在最佳发行量的左边,随着发行力度的加大,广告利润增长快过报纸亏损的增加,经营利润是上升的;在最佳发行量的右边,伴随的发行增长,广告利润增长比报纸亏损增长缓慢,经营利润是下降的。
四、最佳发行量与最大利润点的确定
对于一家报纸企业,怎样确定最佳的发行量以便达到利润最大,就成了关键问题。
第一步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并收集报纸发展时期一系列有序的报纸发行和经营利润历史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估计,求得各函数系数的估计值。这样,报纸、广告利润函数的模型形式就可以被估计确定下来。
第二步预测最佳发行量、最大利润点,上面介绍了,在两个收支平衡点中间,广告利润曲线的切线和报纸利润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时,经营利润最大。
经营利润(I)=广告利润(Ig)—报纸亏损(Ib)
利用高等数学的微分原理,经营利润(I)最大化,要求 dI/dQ=0,即:dIg/dQ=dIb/dQ。广告、报纸利润函数又都是发行量的函数,所以可以得出最佳发行量Q。把最佳发行量代入经营利润函数进而可以算出最大经营利润。
符号说明:
Yb——报纸收入
Pb——报纸价格
Qb——发行数量
Cb——报纸成本
Ib——报纸利润
Ig——广告利润
Yg——广告收入
M——报纸版面
Pg——广告价格
Qg——广告占版面数
K——广告版面占总版面数称之为广告比重
α——报纸的品牌系数
参考文献: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第4版(美)罗伯特S·平狄克(Robert S·Pindyck)与丹尼尔 L·鲁宾费尔德(Dabuek L·Rubinfeld)著
《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 黎诣远著
《现代西方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 魏埙蔡继明等著
《Economics(经济学)》第16版(美)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与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著
《中国报业》的部分期刊
《股份公司会计》第3版 林世怡林华著
《高等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 李子奈叶阿忠著
注:本篇论文含有大量图表,欲了结详情,请与sohu传媒频道编辑联系。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