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港澳台 | 企业 | ERP | Top100 | Sohu视线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搜狐首页 > 传媒频道 > 制片人在线 > 栏目介绍
央视《艺术人生》——电视界的煽情高手

MEDIA.SOHU.COM  2003年12月29日13:34  搜狐传媒

  作者:欧阳国忠

  2000年12月22日,一档清丽雅致的新栏目《艺术人生》在CCTV—3悄然诞生(每周五21:15首播,次日周六10:25、15:25重播 ),童安格是第一个走进《艺术人生》的访谈嘉宾。第一期节目的播出就赢得了收视率名列CCTV—3第二名的“开门红”,此后其收视率更是常常位于CCTV—3榜首,居高不落。铁的事实证明栏目制片人王峥所说的“《艺术人生》没有成长期,它从一开播就直接进入了成熟期。”这句话不含一点杂质。在节目开播之前,《艺术人生》就为自己“量好体裁好衣”了——“聚集国内外最著名的演艺明星,谈话与表演实况再现 ,观众与嘉宾倾情交流 ,运用全新电视传播理念塑造周末名牌栏目,创造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收视新热点。”

  真情互动是《艺术人生》的一张王牌

  这个安静而大气的节目给人的感觉太独特了,在这里,你既看不到热闹的花絮场面,也没有媚俗的搞笑设计,这个节目所发出的声音清新而恬静,但却让人过目不忘。它以平视的角度,真诚的交流,跌宕起伏的环节设计,真实记录了嘉宾在不同人生状态下的心路历程。不同的观众,在嘉宾经历中收获着不同的人生感悟。

  恰如栏目的名字,《艺术人生》给我们展示了艺术界众多闪亮明星如歌的人生,呈现了这些不寻常的人生历程中令人心仪的艺术,特别是在艺术人生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感记忆,那些既打动着明星的心灵之弦,也打动着观众的情感之弦的一个个故事。开播两年中已有童安格、王洁实、谢莉斯、田震、李谷一、朱明瑛、蔡琴、李玟、刘晓庆、毛阿敏、李双江、潘虹、韦唯、臧天朔、牛群、蒋雯丽、濮存昕、彭丽媛、三宝、韩红、赵宝刚、彭丽媛、赵薇、吕丽萍、李亚鹏、姜昆、关牧村、宋丹丹、陆毅、郭兰英、德德玛、赵季平、那英、徐静蕾、冯小刚、英达、宋春丽、陈凯歌、马季、费翔、孙道临、黄磊、乔榛、丁建华、赵本山、杨丽萍、秦怡、程琳、刘欢、王晓棠、张海迪、栗原小卷、三代童星(祝新运、方超、金铭)、黄宏、谢晋、马兰、余秋雨、于蓝、王昆等演艺明星及艺术家做客《艺术人生》。

  几乎每一位嘉宾在《艺术人生》的演播现场都曾“哭”并快乐过,上海《文汇报》曾经发表过一篇评价《艺术人生》的文章,题为《是什么让明星泪流满面》。制片人王峥说:“明星在我们栏目中哭泣有各种各样的原由,但是,当人类回归到自身真正的处境时,当观众和明星共同面对人生的真谛,面对亲情、困境、生命、死亡这些共同的遭遇时,明星粉饰的外表轰然倒塌,他们自然就会被人生那些可贵、可爱的人物和情感所深深打动。如果在你面前突然出现人生中最难忘记的人和最难忘记的一幕,相信你也会流泪的。”

  正如王峥说的:“流泪不是目的,我们要的是真情。”《艺术人生》致力用一个个情感故事、情感记忆来记录明星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真我风采。有人说,这种“怀旧”的情感力量是种混合性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对心灵的“减肥”和“健美操”。很多期节目观众看过很久之后仍然难以忘怀,如郭兰英的真诚、李亚鹏的睿智、冯小刚的幽默、宋春丽的坦率,以及李谷一回顾坎坷从艺路时的泪水、潘虹静静凝视观众时的伤感、田震述说音乐时的欢乐、英达对于人生价值的界定、德德玛对于艺术的挚爱、那英对于生活的直率态度、蔡琴对于感情的触摸、陈凯歌对于精神家园的固定等等。

  《艺术人生》的现场观众真心赞美、欣赏嘉宾的才华,同时又关心他们的成长,观众的爱是真诚的、成熟的。在节目中,腿有残疾的女观众为毛阿敏送上一曲《渴望》主题歌;一位人到中年的男士邀请李双江与他共唱当年的电影插曲《千里波涛唱英雄》;陕西一位观众自己不能来现场,他用特快专递为栏目组寄来一捧黄土,以此来激励陈凯歌能够保持当年拍摄《黄土地》时的激情,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从观众的真切表达中明星们会真切地领悟到“德艺双馨”的深刻涵义。《艺术人生》这样真实感人的真情互动,不是赚人眼泪的一瞬即逝的悲情,她充满着一股催人向上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艺术人生》直达成熟期

  从《银屏歌声》到《新视听》,2000年12月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改版,这时候台里把创办《艺术人生》的任务交给了一位剪着齐眉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利落女子,她就是王峥。这位满脑子新奇想法“科班”出身的电视人终于找到了实践理想的机会,她开始以一支独立的团队来运作《艺术人生》。

  当时,在一般人眼里,这是一档太容易做、也太容易获得收视率的节目,因为明星的脸就是栏目耀眼的招牌和成功的保障。但倔强的王峥坚持要以“纪录”的理念来创作文艺,她说:“这是一个不太令人满意的娱乐界,精神的魅力在娱乐界几乎将近荡然无存,时尚消解了太多的精神危机,一切情感演变为廉价的消费品。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太少的声音在质疑,艺人们乃至媒介中人努力在适应着非此即彼的克隆栏目……”王峥不愿意重复别人。“其实,制作这个节目的初衷,是想做一个不与任何类似节目重复的节目。我们在2000年的岁末,感到我们需要做一个给人以慰藉、对社会有益处的节目。我们需要真、善、美,不要假、大、空。我们需要发出一种声音,一种不媚俗的声音,一种不再矫饰与虚伪的年轻的声音。”

  《艺术人生》的主角是八十年代之后起在演艺界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明星 ,他们和他们的音乐、电影、舞蹈、舞台剧、时装作品家喻户晓 ,他们伴随着每一个中国的情感世界,他们的作品让每一个人心潮澎湃 ,他们的踪影引人注目。王峥说:“我们在选择嘉宾时,极力推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演艺人士,推介与这个社会息息相关的人士。我们坚决排斥一些在演艺上没有丝毫创造力的混个脸熟的所谓‘明星’。郭兰英、陈凯歌、蔡琴、宋丹丹、三宝、赵季平、童安格、潘虹……一系列让人喝彩的名字在我们栏目出现,他们的集合就是我们要求的解。”

  在制作手段上,《艺术人生》不再关注浮光掠影的演艺事件,而是着眼于把明星回归到一个最真实最自然的人,以普通人的视角来关注他们的人生境遇。“用艺术点亮生命,探讨人生真谛”,王峥将这点定为栏目的核心的核心。

  在《艺术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纪实”理念的渗透和影响,记录过程、主题后行、跟踪拍摄、捕捉“细节”这样一些典型的“电视纪实”手法在节目中发挥了巨大的魅力。节目在悬念迭起的话题、故事展开过程中,在明星嘉宾、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交流过程中,捕捉了大量精彩的甚至不可预测的“细节”,主题便在一个紧接一个的“细节”渲染当中逐渐呈现。

  《艺术人生》还非常善于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段,弧线型的背景墙上挂着特别制作的嘉宾的巨幅喷绘黑白照片,典雅、现代,极具艺术魅力,而反映生活轨迹的老照片更是耐人寻味;清爽无背的酒吧椅,便于众人与嘉宾面对面的“全息交流”,也方便嘉宾即席演唱;片头一些艺术家的肖像做了特殊处理,墨黑的底子上滑过的头像有如雕塑一般立体而富力度,黑白两色及光线的明暗对此使眼神更为突出,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而现场氛围的营造(如现场乐队伴奏)、大量背景性资料的铺垫与展现,甚至是充满悬念感、戏剧性的大量小道具的突然呈现,则使该栏目摆脱了一般综艺类专题节目的条条框框,体现出与现场同步的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效果。“娱乐”的包装使《艺术人生》获得了更多生动、活泼的情愫与情趣,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观众认同。“娱乐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文化,关键是看你怎么做。” 王峥说。她力图将严肃的思想放在一个很火的文艺节目里做,而且努力做到极致。

  《艺术人生》能将各种电视表现手段非常娴熟地揉进节目当中,这也与制片人王峥的学习背景有关。当年,她以能够进入北大的高分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为的是圆自己一个影像的梦。可是一进大学校门,她就后悔选错了专业:文艺系文艺编导。之所以逃避文艺,是因为太多的文艺节目给王峥留下了假大空的印象,来自西安的她,内心深处固守着“文以载道”的精神,年轻的脸庞写满了对虚伪和矫饰的抗拒。四年过后,本科毕业,王峥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保送上本系研究生的机会,自己考取电视系,师从广院名师王纪言,专攻纪录片。没想到,研究生毕业后她还是一脚踏入了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

    说到栏目之所以能“跨过成长期,直接迈入成熟期”, 王峥说:“这还与徐舫舟、胡智锋、苗棣、吴郁、徐小帆、朱军、喜宏、陈世龙、邵延枫、黄燎原等一批著名教授、策划人的精心指导分不开。”

  《艺术人生》将观众与嘉宾一样视为节目的主角

  作为一档以“谈话”为主要形态的栏目,《艺术人生》汲取了国外不少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经验,在话题的设置、展开,演播室的设计,场面的设计,主持人、明星嘉宾、现场观众及现场乐队关系的设计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尤其是现场观众的征集和参与,公开、提前、多渠道地借助各种媒体进行,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此类节目中最具特色也是极为深入、极为成功的。电视谈话的元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靠“谈话”来吸引观众的参与,《艺术人生》通过着力塑造现场观众的形象使“谈话”活了起来。

  《艺术人生》的卖点不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明星嘉宾,也不仅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而关键的是场上观众与嘉宾的真情互动,从而引发电视机前观众的强烈共鸣。在《艺术人生》中,观众与嘉宾同样是主角,他们不是摆设,不是看客,而是节目实质的参与者,是节目真正的主人。节目的嘉宾、观众、主持人三方是平等的,他们真诚交流、平等对话,在质朴、诚挚的氛围中品味、分享人生经历中的美好与感动。

  《艺术人生》的现场观众不是缺少理性的、狂热的追星族,他们在节目中积极主动、落落大方地与嘉宾交流,他们的谈话饱含深情又富于哲理;他们中不乏多才多艺者,观众与嘉宾情之所至即兴演唱,现场的一架钢琴扣着人们的心弦悄悄地加入伴奏,热烈气氛中有安静,欢乐共享中有思索,掩饰不住的泪水中有舒心灿烂的笑容。每场一百名现场观众真正称得上是全国各地各个层面观众的代表。

  明星们人生的艰难与奋进,欢乐或悲伤,曾有的蹉跎、迷惘,豁然的警醒、顿悟都成为人们共同的财富,于是倾心交谈下就有了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也正因为观众的善良、宽容和理解,才有毛阿敏面对素昧平生的观众真实坦诚的心迹披露,她说:“当时事情发生时,我觉得对我好像很不公平,现在不觉得不公平,实际是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否则我真的不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一位阿姨辈的观众像母亲一样殷殷地抚慰她:“人生的经历是财富,过去的事会使你更聪明,更成熟,人生是美的。”对离异多年的潘虹,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医生给她讲述了自己快乐充实的独身生活,一位好心的女士祝愿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从潘虹的大眼睛里我们读出了深深的感动和谢意……这些美好的情愫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关爱,充满人性的温暖和力量,全无低级趣味、窥探隐私、猎奇调笑之感。

  编导们在寻找现场观众上非常下功夫,他们把这项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甚至他们认为这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从观众中挖掘出感人的故事,发现普通百姓中的真知灼见,他们在自己的节目预告片中和与栏目联动的报纸、网络上都要早早地公布参加下几期节目的嘉宾情况,并发出寻找现场观众的“寻人启示”。观众可以通过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或直接到栏目的形式报名参加现场录制节目,条件是现场观众要符合“年龄:25—40岁的心理年龄 ;特征:挚爱人生,热爱艺术;爱好:音乐、艺术”,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报名者要写出“10个喜欢某某嘉宾的理由或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笔者为参加《艺术人生》的现场节目录制,就曾给他们打过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会详细询问你对嘉宾的了解程度以及你的生活阅历、工作背景。其声音非常亲切,但把关起来也非常尽职,如果你不了解节目嘉宾,他(她)会婉娩地劝你下次准备充足了再来参加。对选中的观众,编导们更是抓住机会直接进行交流。许多带来特殊效果的观众就是凭着他们的敬业精神,凭着他们“真正服务于最普通的百姓”的执著寻找来的。

  为凝聚一大批长期关注《艺术人生》的忠诚观众,该栏目还特别成立了“《艺术人生》观众之家”,配有专门的“家长”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具体来讲,“观众之家”为其“家庭成员”提供以下服务:

  1、 根据您的个人喜好以及节目的具体需要,为您安排适当的机会参与节目现场录制。

  2、 在节目录制前,将邀请您参加策划会,为我们的节目出谋划策。

  您可以告诉我们您对嘉宾最感兴趣的方面,也可以和我们当期编导一起设计节目环节。

  3、 我们将通过信件、网络以及传真等方式,为您提供《艺术人生》的最新资讯,节目动向以及将要邀请的嘉宾名单。

  4、 您将能够以成本价购得《艺术人生》的VCD、书刊、照片、录像带等资料。

  5、 不定期组织成员参加《艺术人生》请过的嘉宾所拍摄的影片的首映式。

  6、 根据成员提供的信息,不定期组织成员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7、 不定期组织成员参观我们请过的嘉宾(或将邀请的嘉宾)所拍摄的影视剧的拍摄现场。

  8、 不定期组织成员与老艺术家进行有主题的研讨活动,与老艺术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9、 根据本年度国内的演出市场动向,组织成员文化旅游,观看大型艺术活动及演出。

  10、 年终,我们将评选出年度优秀成员,并颁发奖品。

  11、 可以参加我们的年终拍卖会,评奖会。

  12、 我们将开通热线电话,随时为您解答有关《艺术人生》的各种问题。

  把大量道具运用到谈话节目中来

  《艺术人生》的制作非常紧张,每一个选题仅前期筹备最起码要半个多月。栏目组的策划、案头工作非常细致。编导对邀请到节目里来的每一位嘉宾竭尽全力搜集有关资料,千方百计找到熟悉嘉宾、了解嘉宾的人做外围采访,同时他们还要多次通过电话了解嘉宾,近距离地采访嘉宾。文字材料、图片资料、活的口头材料,只怕少不怕多,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就是这样被挖掘出来的。

  局外人很难知道每一期成功节目的背后,每位编导策划和各工种的人是怎样的付出艰辛的劳动,那是在一种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状态下进行的。

  以宋丹丹那期节目为例,编导李谦就曾先后在4个不同的地方造访了5个人:

  李谦首先从外围入手,在北京图书大夏咖啡厅约见了宋丹丹的二姐宋清清。从宋姐姐嘴里编导“挖”到不少细节,“在我眼里小时候的丹丹最没有文艺细胞。后来,她报考文艺时,我们全家还都讽刺她,觉得丹丹还能当演员,可事实上现在我不得不佩服,这个当年‘偷’了我的漂亮衣服、高跟鞋去考试的妹妹,的确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另外,宋丹丹考北广、《红白喜事》后遇到的人际危机、宋丹丹的启蒙老师——周稷老师等很有价值的线索,也是从宋清清那里聊来的。

  第二步,李谦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北京市文联宿舍楼宋丹丹的父母家。和宋丹丹的父母见面,可以说让编导获益匪浅,因为在这儿,他们找到了重要的道具——1975年的留言条和1992年北青报的调查表。当编导问起宋老先生,有什么女儿用过的儿时的物件或她喜欢的东西时,两位老人到屋里很快就抱出一堆东西来,其中有宋丹丹从小学到高中的奖状,而且张张都是崭新的,显然是被老人精心保存下来的,另外还有在1975年的一天宋丹丹丢了钱后向父亲承认错误的一张字条以及她小时候四年级的时候画的画、写的字。这些重大发现让编导兴奋不已,因为在节目中这些“真实道具”将会派上大用场。

  第三步,编导到北京女人街附近的一座公寓里造访了宋丹丹的好友张暴默。张暴默说,宋丹丹说话特别有感染力,我总感觉到道理总是在宋丹丹那一边,她当老师是好样儿的,准能把学生说得心服口服。张暴默本来对股票一窃不通,更谈不上什么爱好了,有一天宋丹丹突然告诉她,要她投资股市,没用三句话,张暴默就跟着宋丹丹一起办了入市手续,成了一个股民了。张暴默说:“我现在住的这套房也是丹丹说动我买的。”

  第四步,编导才把重心落在节目主嘉宾宋丹丹身上。晚上11点,编导准时与宋丹丹约见在长富宫饭店的咖啡厅。他们聊的内容很广泛。从她小时候的一些人和事儿,到她近几年来和英达的婚变,与赵先生的结合;从当初演小品时红遍全国,到现在为生活来者不拒地接拍电视剧。宋丹丹说:“艺人是靠自己艺术赚钱的人,艺人和艺术家是有区别的。艺人更加具有市场气息,很符合现在的我如今在市场经济中的生活状态。” 编导从这一点上了解到宋丹丹是一个非常直率的人,她敢于真诚地面对媒体,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听说宋丹丹唱歌不错,编导极力想请她在节目当中唱首歌,宋丹丹急忙摇头说:“歌就别唱了,多露怯。”但节目中没想到主持人朱军却水到渠成地让她唱了一首《读你》。当编导问到宋丹丹怎么理解“性格即命运”时,她在本子上画了三个圆圈加以图解。她认为性格是由知识、欲望和习惯组成的,改变其中的任何一点都能改变人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编导听后深受启发。节目最后,编导就是根据这个细节设计了一个不错的环节,为这期节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那天的采访一直延续到凌晨一点多。

  在《艺术人生》的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别具匠心的小道具,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主持人便是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的引线人。有了这些小道具,话题便有了收放自如的载体;嘉宾触景生情,整场节目也就有了灵性。

  节目中用的道具基本上都是与嘉宾相关联的具体物品。下面以陈凯歌那期节目为例,看编导别航程是如何“变腐朽为神奇”的。

  别航程首先想到:“在陈凯歌的成长经历中曾经有很多人和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甚至于也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而这期间又有一些与陈凯歌本人有关联的具体物品,如果将这些物品作为线索串起陈凯歌的人生故事,应会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及对现在生活的讲述,同时亦将陈导的人生感悟蕴含其中。” 他按照这种思路通过多方努力,最后找到了以下道具:

  道具1——牙膏

  此道具发生在陈凯歌在云南兵团期间,他离家去兵团时从家里带了十袋牙膏,从牙膏身上体现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还可连带出陈凯歌在兵团艰苦的生活。牙膏虽小,但连带的时间岁月却是陈凯歌无法忘怀的。陈凯歌对于人生的很多感悟实际上更多的是在这段时期形成的。在《孩子王》最后有“烧山”的情节,这里面就有他在兵团劳动时的影子。

  道具2——父亲的录像带

  此道具是在陈凯歌筹拍《霸王别姬》时,电视台采访其父亲的片段。

  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也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曾执导过《知音》、《大河奔流》、《青春之歌》等等。陈凯歌做导演可谓子承父业,但他的文学功底又来自于母亲的教导。因此一盘录像带从父亲就讲到了母亲。

  道具3——《格林童话》与《唐诗三百首》

  从陈凯歌与母亲的关系可以直接引到他与儿子的关系。陈凯歌的儿子在美国出生,从小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与文化。那么陈凯歌自己所受到的传统文化与教育是否会传给自己的儿子。胶片盒中装载了四样两种不同的物品,分别是《格林童话》、《唐诗三百首》、猴脸面具和蝙蝠侠面具,四样东西明显地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不同。从这说起对孩子的教育,并可引出其妻子陈红。

  道具4——一张CD

  这是一张很普通的CD,因为其中有一首歌叫《Killing Me Softly》而显得不同,这是因为陈凯歌在好莱坞刚刚完成的一部同名影片《Killing Me Softly》。用简单的CD只为引出好莱坞的陈凯歌。此段主要讲述陈凯歌与其他内地导演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自认为可以在不同国家、不同地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下拍片,这是他“现在时”的特点。

  道具5——一本《电光幻影100年》

  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电影专刊《电影手册》在纪念电影100周年之际,撷取这100年中,每一年曾对电影事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某一天。在1978年,选取的是北京电影学院重新开张,于是就有了中国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就在其中。由这本书可以引出陈凯歌以及张艺谋等这群第五代电影人,讲述他们在80年代的创作状态以及创作精神。这是后来的几代电影人所无法比拟的。

  道具6——来自陕西延安的一捧黄土

  这是该期节目的核心。此捧黄土是栏目“寻人启事”发出后一位观众从陕西用特快专递寄来的,意在用以激励陈凯歌能够保持当年拍摄《黄土地》时的激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捧黄土在节目结尾时掀起了一个高潮。

  另外,观众特制的小礼物也成了节目中最常见的道具。比如,蒋雯丽那期节目,一位大娘为蒋雯丽即将出世的宝宝献上一套她亲手编织的小毛衣和开裆裤,一个阿姨也专程带来了一本饱含无限关心的《快乐怀孕10个月》。感受此景此情,蒋雯丽能不动容吗?

  一支年轻而犀利的团体

  “电视是一个合作的行业,团队是《艺术人生》的生命。”王峥说,“我们这个队伍只有九个人,他们是主持人朱军,三个编导别航程、李谦、马宁,一个制片李广志,三个统筹赵凡、李伟、格桑,加上我,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 这是一支能打硬战的队伍,他们往往将一个月的节目集中在1至2天的时间里录制完,这样既节约录制成本,又能保证节目始终有一定的库存量。几期节目捆绑式地宣传,这样既能形成气势,又能形成聚变效应。

  主持人朱军富于艺术气质,既是明星们的熟人,也是观众的老朋友,主持《艺术人生》这样的谈话节目,他悉心地对自己从心理到语言,从形体到用声的状态都做了调整。每次策划会,朱军都讲出自己对嘉宾的感受,提出话题切入的点子,与制片人及编导们认真深入地讨论磨合,于是他离观众近了,平易、随和、松驰、自然的他亲和力也就更强了。

  在录制现场,在与嘉宾零距离采访接触的过程中,《艺术人生》年轻的工作人员一次次被他们的嘉宾所感动而掉泪,为“老艺术家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所折服。随便问起这些编导,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感人的故事。

  《艺术人生》年轻的创作集体不仅满怀激情地拥抱着拍摄对象,也满怀激情地运作、推广着自己心爱的栏目。当节目录制完毕,现场观众为没有足够时间“请”到明星嘉宾的签字而沮丧之时,栏目组的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此后就专门在节目录制前后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明星嘉宾与现场观众拍照、签字与留念。当被约请的明星嘉宾基本确定之时,栏目组会一方面联络参与观众,一方面联络相关的策划专家,一方面联络其他媒体的同步宣传、报道,一切就像现代化流水线作业,秩序井然,而又富有成效。

  《艺术人生》提倡“先做个好人,再做一个有创新的人。”因为感动和热爱,这群年轻人实践着他们共同的理想——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他们以人文关怀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事件。这样的关怀体现在他们对真实、善良、美丽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呈现,体现在他们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窗,体现在他们创造的“让荣耀回归平凡,让平易沟通尊贵”的人格境界。在这里,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是平等而尊严的,为了这份尊严,王峥和她的同事们甚至不惜去做一些崭新的尝试。这样的尝试,也许意味着风险。

  现在的《艺术人生》关注面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演艺界,张海迪、余秋雨、杨丽萍、马兰……一个个并不是明星的名字陆陆续续在这里出现,《艺术人生》把目光投向了演艺界之外的文学、舞蹈、戏曲等色彩斑斓的艺术门类。

    在《艺术人生》的宣传册上,很醒目地印着它的核心理念——正直品质、极端制作。对这段话,王峥的解释是把每位嘉宾的内心世界挖掘到极致、把节目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把每一个故事做到极致。王峥说今后的《艺术人生》将更注重人生故事性,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来尝试做普通人物而不是大腕的艺术人生,把故事做到极致,通过追故事来做品牌。

  

  该文章引自欧阳国忠所著的《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搜狐短信推荐
· 美少女帅哥哥激情互动
· 体验新时代的绝对摇滚
· 迪士尼卡通炫暴你手机
· 桃花岛烛光红酒惹人醉



分类广告
·4万元入读多伦多大学
·留学英国特快
· 澳洲留学成功再收费
·荷兰西班牙留学热招
·出国留学新方向泰国
·◆留学移民信息库◆
·专业加拿大投资移民
·热点推荐免费上学
·英国留学精品首选
·热点留学天堂加拿大
·颈总动脉注射治癫痫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搜狐商城
·央视热播大染坊
·韩剧美丽的日子
·83版<射雕>3折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88;客户服务热线:8771008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