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80年代 80年代是我的童年,那时我还小,只能看着潮流从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上流动。 从前有一首很流行的歌,也可以说是80年代的主题歌——《八十年代新一辈》:“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那时我还小,只能看着潮流从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上流动。 印象里,80年代是一道曙光,生命的激情在年轻人的身上荡漾。他们三五成群、穿着牛仔裤,骑着自行车,抱着录音机,里面放出“流行歌曲”。“燕舞”的广告就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80年代的年轻人是新时代的革命者,在“旧势力”的眼中,他们每天都在叛逆。记得有一年,我小舅把头发留的过了肩,我老爷(外公)一反对,他给烫了,这下我老爷实在忍无可忍了,和他吵了一假,谁知第二天就剔了个光头回来。 80年代是浪漫的时代,年轻人开始“自由恋爱”,那是流行一些“跟着感觉走”“一无所有”等流行语,在电影里爱情的场面往往是在小树林里,女的在前面跑,男的在后面追,画外音是女的清脆的笑声,最后镜头摇向天空树梢,旋转不已,还有太阳的光圈…… 我那时总是幻想着,“等我们长大了,也一定会和他们一样好好潇洒一把!” 一直到我上高中时,关于大学校园的所有幻想还是那些80年代的大学生留给我的:一片绿地、一个白衣飘飘的女生、一首激人畅想的诗歌。为中国女排取得的战绩而流泪欢呼,渴望以努力读书来改变我们祖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在图书馆里争论小说的流派,把谈论黑格尔、萨特、弗洛伊德视为最好的精神晚餐……· 等我真正的步入了我的大学,才知道年龄会等着长大,而前人拥有的时代已不是自己能“等”来的。80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数量少,不必为明天的早餐发愁,美好的未来都给国家承包了。而且特区、下海,改革初期的大潮给勇敢者留下了广阔的游戏舞台。等我们上大学时,上学要交不菲的学费,毕业还得自己去找工作,生存的危机已经成为我们过早的考虑的问题。相比于那一代年轻人,我们这些生在70年代的孩子过于“安静”,必须不断的读书、务实工作,浮躁的心被时代紧紧的锁住,跳不动也跑不了。好像没什么人去研究诸子百家,尽管无聊时也看了不少小说;没有几个人看过《莎士比亚戏剧》,也没有人看完过《悲惨世界》,尽管许多人的英语能考到很高分;没有人看过《资本论》,甚至没有人读完只短短几十页的《共产党宣言》,尽管许多都是中共党员;没有人倾心于安娜的高贵,也没有人为玛格丽特黯然,尽管都有漂亮的女友厮守。 十八世纪英国大主教纽曼曾经说过 “大学不是诗人的圣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一些诗心的荡漾,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 80年代高涨的理想主义热情在我们长大时已经幻化成一缕孱弱的余音,缺少“集体成就感”的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一些真正的,纯粹的个人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选择,去决定。身处在改革的世界,什么都在变。住房制度,教育制度,毕业分配,户籍制度,等等,就连小小的邮资也在不停地变。惟一可以信守的就是自己——自己的与时代赛跑的大脑。我们特别青睐计算机、英语一类实用书籍,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经经济化了的知识时代,靠简单热情已经无法再创造奇迹。 也许激情澎湃就不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常态,一个正常的社会就应该是一种庸俗的、琐碎的、有条不紊运行的,换言之,不那么激动人心的状况。 后来当我们依旧沉浸在羡慕与幻想中时,80年代出生的弟弟妹妹已经渐渐长大了,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层面,前人财富的积累与社会制度的健全,使他们的生活远比我们安逸,人家拥有我们没有的激情的资本。看着他们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穿上口袋一样的裤子,嘴里哼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小调,我从不敢说这是叛逆,只恨生不逢时。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