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港澳台 | 企业 | ERP | Top100 | Sohu视线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搜狐首页 > 传媒频道 > 2003年度中国传媒十大热点事件评选 > 评选事件
(10)停办677种党报 中国启动最大报刊改革

MEDIA.SOHU.COM  2003年12月06日14:00  

  5月29日,新闻出版署、中宣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7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落实中办、国办19号文件的实施细则》;11月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各地保留、分离、停办的办刊名单。全国纳入本次治理的党政部门报刊共有1452种,其中停办677种,划转302种,实行管办分离289种,改为免费赠阅87种。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程度的一次报刊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闻链接:

  中国启动最大报刊改革

  中央和基层反对报刊摊派,呼声由来已久,但令行禁不止。

  “根源就是权力在里面。”中国报业协会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新闻媒体实行部门主管制,一旦与部门的行政权力相结合,这种摊派难以避免。”

  事实上,这些部门办的报纸,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烈的行政化色彩。先是由部门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写报告,申请刊号,然后在中央编制委员会挂事业单位的号,国家财政给予一定差额补贴。报社人员级别和管理,也完全参照机关公务员标准。报社开办以后,往往由部门发文,要求在本系统征订。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指出,虽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媒体市场却还有大量的计划经济因素,很多资源由行政力量来配置,因此,我国的报刊业现状是与市场经济相背的。

  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曾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对全国行业报和县级报进行过调查,宋建武向记者提供了一组调查数据:我国媒体的发行市场规模在160亿到200亿之间,仅国家统计的公款征订部分资金约60亿-100亿,占30%左右;2137家报纸中,约有1250种报纸以公费订阅为主,占一半以上。

  从1999年至今,是中国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治理整顿”成为主线。

  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撤并了化工、冶金、机械等10个部委,其间涉及16家全国性的行业报的归属问题。当时中央两办下发30号文件,主要内容是提出撤销部门的报纸,要划转到党报或报业集团。

  经过那次治理,报业结构有了相当程度改善,但主要是解决了16家被撤销部委的报纸,其他150多家行业报并无多大改变;加之地方一些划转的报刊,顺风搭车的情况仍屡见不鲜。

  改革的前兆和落地

  8月7日,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在北京召开“贯彻两办19号文件精神”的大会。

  委员会当时给中央73家会员单位发函,预计能来60多人,没想到,最后有102人参加,在家的社长基本上都参加了,有的副职也一块来。

  “实际上,北京有150多家全国性行业报,这次在治理范围内的56家,属于我们会员的有29家,但大家参与积极性很高,说明大家都很关注这次改革,关心自己的未来发展和命运。”

  其实,关于这次治理整顿,对不少新闻业界人员来说,都非不期而至。

  某行业报老总说:“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我就预感到,在报刊体制改革方面,中央会有一个大的调整。”

  而在十六大之前,类似的表述是“文化事业”。宋建武教授分析说,从“事业”到“产业”,尽管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去甚远,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适合发展的做法,就要被扭转和改变。

  十六大后,新的党中央领导班子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要求,分管宣传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多次在视察新闻单位时,提出新闻工作要“三贴近”。

  2003年3月10日,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中办第七号文,在各省(市、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各部门报刊管理机构,开展“制止报刊摊派问题专题调研工作”。

  调研题目一共列出了15个调研题目,每个题目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譬如第2题就问道:“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利用行政权力摊派发行的报刊主要集中在哪些部门、行业?哪些地区问题最为突出,有哪些具体手段?”

  第3题则更为尖锐:“为什么报刊摊派发行屡禁不止?为什么几次治理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对违纪发行报刊的监督机制?”

  一位参与过调研的某市宣传部副部长说,看完这些“非常细化”的题目,当时就有个感觉,“中央要动真格的了”。

  就在问卷调研进行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一行专赴上海调研,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透露,新闻出版总署要对报刊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并准备推出报刊淘汰机制,使得报刊有“生”有“死”。

  这样的信号在6月中旬变得更为强烈: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和国家邮政局一纸令下,暂停除科技类外所有报刊的征订活动。

  在做好了这么多铺垫后,中办、国办的19号文件正式下发,旗帜鲜明地提出“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问题。更令新闻界震动的实施细则于7月16日制定出台。

  确实,这次治理的“动作”,甚至比事先一些媒体进行的“最大胆猜测”还要大得多,“确实前所未有”。

  实施细则分为三大块:一是予以保留的,中央保留《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等报刊,省级党委保留一报一刊,市级则只留下一张党委机关报,以后只有这5家,可以用公费订阅,但总量也要控制;二是要进行管办分离的,则主要针对56家属国家部委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以及一些期刊;三是要关停并转的,规定凡省级及以下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300多家县级报纸,除部分经营状况达标的外,也全部停办,其他不在关停范围内的部门报刊则予以划转。

  “很明显,从这次改革的内容看,主要是将行政权力对报刊的介入作为重点治理对象,减少行政力量介入因素。过去也讲过,但没有这次明确。”宋建武分析说,而且,这次治理整顿给的出路也很明确:报刊要走市场化道路。

  改革后的报刊业图景那么,经过这样一次改革,报刊业前景如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透露,目前的进展状况是各省(市、区)新闻主管机构已到北京开完贯彻19号文件的会议,各省已经按照细则要求和各自实际情况,全面进行清理,形成方案,大部分省的方案报告,已在8月20日前汇总到了新闻出版总署。而出版总署会在9月底研究后作出答复,届时,就可知道这些报刊的命运去向。

  对中央部委的行业报来说,绝大多数具备主办条件,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关停的问题,主要是要实行“管办分离”,为进入市场奠下基础。

  真正生死攸关的,是省级行业协会等办的报刊,以及县一级报纸。据推测,这样的报纸每个省大概在30家左右,大概会有近千家报刊面临“生死抉择”。

  而这近千家报纸中,尤其是其中300多家县市级报纸中,牵涉到的新闻从业人员(包括发行广告人员)将流向何处和如何重组,仍是他们当前考虑的问题。

  听说要取消不合要求的县级报纸,山东某地区报记者刘玉岗脱口而出:“不可能!”

  他说:“以前也要取消过,结果越取消越多。前几年区县有报纸的还少,现在许多地方都有了。它们本来就没有刊号,你如何取缔?人家虽然没有刊号,但有编辑部,有经营,有的甚至有财政拨款。报纸上也有新闻,也有广告。你不允许征订,那好了,人家不征订,单位里强制人手一份,不收订阅费,收‘送报费’。取消行业类报刊中央说了算,取消这种县级报纸,谁说了算?”

  那么,对全国309家有刊号的县级报纸来说,涉及大量人员和国有资产,是该全部关停,还是部分予以保留呢?

  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县级报纸在人口50万,当地GDP达100亿元,年广告收入400万以上的情况下,经过严格评估论证,可以兼并入省市党报后予以保留。而曾经帮新闻出版总署做过市场准入调查研究的宋建武说,县级报纸一年应有1000万至2000万的营业收入,才能运行良好,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309家中符合条件的只有30多家。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搜狐短信推荐
· 美少女帅哥哥激情互动
· 体验新时代的绝对摇滚
· 迪士尼卡通炫暴你手机
· 桃花岛烛光红酒惹人醉



分类广告
·4万元入读多伦多大学
·留学英国特快
· 澳洲留学成功再收费
·荷兰西班牙留学热招
·出国留学新方向泰国
·◆留学移民信息库◆
·专业加拿大投资移民
·热点推荐免费上学
·英国留学精品首选
·热点留学天堂加拿大
·颈总动脉注射治癫痫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搜狐商城
·央视热播大染坊
·韩剧美丽的日子
·83版<射雕>3折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88;客户服务热线:8771008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