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次广告招标就进账人民币44亿元之多,于是在自己的名牌节目《经济半小时》中将这次竞标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分析出很多伟大的意义,仔细想想,其实很没道理。 央视的竞标所以有今天的风光,首先得益于它惟一的国家级电视台的地位,和广告时间一起拍卖的还有国家的垄断资源。虽说如今很多省级电视台也上星了,但收视率远远不能和央视比,其中当然有节目质量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政策因素,别说很多政策性强的新闻节目,就算是类似世界杯这样的大型文体节目,央视也是通过行政手段抢到独家转播权的。正如拍卖师的感叹,人家是强者啊。 不可否认,广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但前提必须是这一时期这一地域内广告总量的变化,而不能单选出其中一部分定量的变化来分析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何况中国的广告业从一个很低的起点起步,以某一媒体的一次招标增长为依据来估量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是很轻率的。 何况国内企业在广告投入上还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标王皆无善终是其中明证,也就是说这些招标数字甚至不能反映投标企业的经济状况,又如何能反映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呢? 央视因为今年多了几个跨国企业参与投标就分析说,是因为国内企业实力日渐强大,导致跨国企业不能不这样做,这更是主观臆断。它们之所以要在国家级电视台一掷千金做广告,是因为市场份额受到威胁,还是因为要推出新品的需要?他们在央视投放广告的同时,在其他媒体的广告投放量有什么变化?国外企业做广告讲求策略,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点,它们不可能像某些国内企业一样把在央视上露面看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它们突然出现在央视,很可能就是一个策略变化而己,并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今年做,明年也可能就不做了。 总体上看,央视的竞标只是一种企业行为而己,它的成功与否,充其量能反映央视对本次行为运作的成败。不是说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点联系没有,但联系确实是微弱的,何必非要将之推及国家经济标志性事件的地位上呢? (作者:许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