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闻线人的生存状态
时间:11月26日13:00
地点:搜狐直播间
嘉宾:
李晨光-《北京晨报》记者
主持人:
康建中- 传媒研究学者、《品质》杂志主笔、《期刊中国》作者
新闻线人的收入没有保障
李晨光:职业的线人真的很少,很难一贯一直都充当一个新闻线人,这有点儿不太现实。收入没有保障,也可能成为好多人不会选新闻线人为主要职业的原因吧。
康建中说: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搜狐传媒频道和中华传媒网第一次联合举办的记者在线活动,请到的嘉宾是《北京晨报》的记者李晨光先生,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关注新闻线人的生存状态,请李晨光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李晨光说: 各位网友大家好。
康建中说:我注意到李晨光先生那篇关于新闻线人的文章被很多媒体转载,我想问一下李先生,您怎么想到会写这样一篇文章?
李晨光说:有一个时间背景。因为写这篇文章刊登和写的时间刚好是记者节前夕。可能记者节很多人不清楚,但是对我们来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节日,这篇文章想对读者有些表示,我们的工作是因为线人的配合。在这个时候写时机上是合适的,还有一点因为我做社会新闻,跟线人接触有半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线人。三个类别的线人都接触过,觉得他们真的挺可爱的。
比如说职业化或者是其他的东西,我当初写的时候没想这么多,只是想把这些人很可爱的地方,很有趣的一些经历或者是很有意思的线索归纳出来,告诉大家新闻背后的一些东西。
康建中说:您文章里面提过三类线人,您觉得这三类里边哪一类占的比重大一点?
李晨光说:第三类,客串线人。
康建中说:第一类职业线人多吗?
李晨光说:很少,他们以前有一些固定的职业,在一个时间段里面充当职业线人。职业的线人真的很少,很难一直都充当一个新闻线人,这有点儿不太现实。我接触的那个人也是,他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可能积蓄不是很多,但是有一定的积蓄,基本的生存压力没有,空闲的这一段时间更多是在做新闻线人这个角色,我觉得在他生存有保障的前提下做的这个。
康建中说:如果是专职的线人大概会有一个怎样的收入?
李晨光说:收入就没有保障了,这也可能就是好多人不会选新闻线人为主要职业的原因
之一吧。
康建中说:据您了解,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些线人他们平时从媒体得到的报酬情况。
李晨光说:一般报社给线索奖,唯一能得到的报酬就是线索奖。一般媒体给的特等奖是1000,像二等奖可能就有500的、300的,大体上是这么一个分布,线索用了就是50,封顶的就是1000块钱。《新京报》给的就比传统几家媒体多一些。其实包括专业一点的新闻线人,他接触重磅新闻的几率都太有限了,奖给重磅奖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从我接触线人的收入来说,得到特等奖的特别少。我问了一下我们的老记者,现在晨报特等奖是一千块钱,到现在为止就发过两次。
康建中说:其实这也涉及到特等奖、一等奖的标准问题,最后怎么落实的问题。比如说新闻线人提供了新闻过来,到底是特等奖还是一等奖怎么评选?
李晨光说:就是由报社内部的记者或者是编辑来做一个评选。
康建中说:这是不是也存在一些人为的影响因素?
李晨光说:是的。
网友:如果一个新闻线人报了假的新闻线索,会不会降低他的信任度?或者是没有奖励?
李晨光说:他报了假的线索,肯定就不给奖励了。信任度这要看每个记者怎么操作了。另外他给我们提供线索记录的不是全名,比如你是李先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又不是说检查你的身份证再怎么样,他提供线索我们也不知道谁是谁。
网友:提供新闻不记录全名,没有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以后怎么给他奖励?
李晨光说:他不记录全名,但是会记下专门的联系方式,会有专门负责的人,给他打电话,他可以到报社来领,也可以是给他寄过去了。当然领的时候就要核实证件了。
康建中说:您刚才也提到晨报给线人最高奖励是一千元,有两次,具体是什么事?
李晨光说:一次是一个事故,另外一个是一个美国母亲为中国女儿找骨髓,这是一个律师提供的,也算是独家嘛,因为我们是最早报道的,所以就挺重视的。经过我手最多的是500元,也是一个突发事故。
康建中说:重要的新闻线索是不是事故方面比较多?
李晨光说:是关于事故的比较多,还有一个是跟民生有关系的。
康建中说:刚才我们也提到像《新京报》有一个一万元的奖励,北青、晨报都有不同的标准,这些新闻媒体在对待线人上自身会有一个竞争,会有这种现象吗?
李晨光说:从现在的操作角度来看大家给的额度还都差不多。因为这也涉及新闻成本的问题了。
康建中说:《新京报》一出来略微提高了一个档次,别的报纸会跟上吗?
李晨光说:好像大家都还是原来的标准。
康建中说:一般线人提供线索最后的上报率有多少?
李晨光说:这个比例还是挺高的。
网友:北京交通电台报路况的信息是500,条件是家住在交通干道旁边,这样算是职业线人吗?
李晨光说:我觉得这应该算是吧。
网友:在不少省份,新闻线人还是没有发展到有偿的地步,也有很多地方的新闻线索也是无偿的,什么时候能够发展到作为有偿的?能够作为经济来源的。
李晨光说:这就跟媒体的竞争情况有关系,有些省份确实是无偿的。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