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正在世界各地改写就业市场地图,他们是新创意工业者,是分析、解释、创造information的新阶级!
编者按:在2002年8月15日,《新周刊》出版第一期承接创意工业而生的《2002生活方式创意榜》,同年底在流行栏目推出《创意工业IDEA WORK》系列。与此同时,我们留意到来自宝岛台湾的锐派杂志《数位时代》刊出封面报道《新专业》,报道了正在成型的“创意新阶级”。在此节录摘编,以飨读者。
湾严重的失业危机中,正有一种 烫手的工作类型悄悄崛起!在你 我熟知的“产销人发财”公司组 织图中,你确实很难找到他们的位置,但在企业生命周期的转折上,他们却常被看成是逆转赛局的VIP。透过采撷、分析、解释、沟通各种社会资讯,他们或者“贩卖”想象力,或者“采买”影响力;他们滚动千百亿的资本,主打最抽象的情感战役——他们是新阶级!
好创意,才是新时代的货币
资讯工程师、大学教授、证券公司分析师……他们的工作既是“收集知识”也“生产知识”,他们算不算“知识工作者”?
“No!”美国布蓝迪斯大学社会与经济学教授莱奇(Robert Reich)说。这位克林顿总统时代的美国劳工部长为了和孩子共同成长,任内闪电辞职,震惊全美;离开政府后,莱奇投入部分时间从事美国知识经济变化的研究,在《The Future of Success》新书中,他石破天惊指出:
以知识为业的人,未必就是知识工作者,因为“现在任何一种知识都能被软体所取代”,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烫手的工作是“创意工作者”——“洞悉各种媒介(软体、金融、法律、娱乐、音乐、医疗的潜力和市场潜能,并能用最佳方法把媒介和市场潜能结合的人。”
莱奇教授分析:资讯科技的进步,很容易使人误以为资讯工程师是最热门的工作,但他大手一挥:错了!“好创意,才是这个新时代的货币;资讯科技,则只是让这些货币更有效流通的银行。”一个灵光乍现的点子,可以透过网络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但一个MIS工程师却随时会被一个更年轻、更便宜的(在中国或在印度)取代,知识经济或资讯社会里真正的赢家逻辑,是“衡有”,而非“科技”。
资讯科技确实帮助资金更有效地运用,也推动产业的垂直分工,让生产力大幅提高,但在这商品样样不缺、价格却天天溜滑梯的通货紧缩时代,“切中要害的产品”可比“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得有利润得多,同样钻研产业趋势的美国史丹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洛马(Paul Romer)便指出:“人类生活水准的大踏进,总是来自‘更好的菜单’,而不是‘煮了更多食物’。这中间的差别就是‘创意’。”
是电脑高手也是心理医生
仔细分析创意新阶级的工作内涵,布蓝迪斯大学教授莱奇归类为两种类型:“电脑高手”和“心理医生”。“电脑高手”是热中于媒介,并能看到创新可能性的人,身兼梦想家、预言家和革命家,“新奇”和“发现”是他们乐趣的来源,许多创新的产品都诞生在他们手上。“心理医生”没有“电脑高手”着迷于一种媒介的才华,但他们能看穿顾客的心思、发现潜在的欲望,还能想出新方法去满足市场的需要;他们花的时间不比“电脑高手”少,但如果少了他们,许多创新都将无法出现。率先写出PC操作系统的微软比尔·盖茨是不折不扣的“高手”;但第一个提出消费者友善视窗介面的“心理医生”却是苹果电脑创办人买柏斯,是盖茨由苹果“借来”的发明,才使微软独霸天下。
现任电影公司行销经理的畅销小说家王文华,是台湾都市文学里的“电脑专家”,风靡到大陆上海的《蛋白质女孩》系列小说,是他看到都市里出现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情爱关系后,透过有规划(各种萍水相逢的分类)、有策略(各种对仗的语法)的写作,把向来惨淡的台湾小说变成了畅销商品。而要论“电脑高手”和“心理医生”结合的最佳实例,莫过于台湾近年新兴的媒体专业代理商。在五六年前,媒体购买仍只是广告公司附属的一项业务,但随着媒体数量的激增和行销通路多元化,“分析、采买影响力”的媒体专业代理商如雨后春笋出现,而其中的“媒体企划”部门就像“电脑高手”,得极尽创新地帮客户想到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最爆炸的广告表达方式;而负责帮客户买到这些媒体的“媒体采购”,则是像“心理医生”,必须透过各种创意作为说服媒体接纳创意,还能拿到最佳的价格。
在台湾的手机市场中,Nokia能取得流行和趋势性形象的压箱地位,负责它“出场创意”的实力媒体功不可没。以今年10月1日连续7天在《中国时报》第3版“开窗”登场的Nokia7650彩色手机广告为例,除了创下台湾报纸在要闻版登广告的先例,每天手机荧幕上出现的不同彩色新闻照片,更呼应了Nokia产品显示彩色的特色,使广告完成了广告外的传播效果,攫夺了大量读报人目光。对于实力企划群总监张明玲来说,在了解客户需求后,点子的创造几乎挖空她每天心思,“每天都有一个框框,等着你去跳过”。她曾经在两年前把Nokia 8210手机绑上台湾时尚杂志封面当成书签,而拿到国内唯一的法国坎城广告大赛“最佳杂志媒体创意”金狮奖。但她坦承如果没有对媒介有高度探索热诚的采购群总监王美兰“创意式采买”,这些点子只能留在桌前当作库存。
用自由换取终身雇用的承诺
不论新创意阶级呆在哪种公司,他们都主导着大笔资金的流动;他们也以更高的创意价值,帮助企业超越他们的竞争者。如何成为他们的一员,或者如何将公司打造成由创意阶级“柔软控制”(soft control)的企业,是台湾企业当务之急。
“不妨看看爱因斯坦怎么做。”卡内基美仑大学教授佛罗里达指出:爱因斯坦的一生“要不是在家工作,就是在工作中玩”,即使是他最有名的“相对论”,也是一种“组合游戏”(combinatory play)的结果,这种透过“详查、筛选、感受”,然而综合性地得到一种有用的新方案,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因此他引介学习行为研究家波顿女士(Margret Boden)《The Creative Mind》一书中的7项基本技术——“注意”、“记忆”、“观看”、“说”、“倾听”、“了解语言”、“辨识不同”,鼓励美国人透过自我更新,成为创意新阶级的一员。
对于企业和国家,佛罗里达教授则建议营造一个多元、开放、混血的环境,让不同个性的创意工作者乐于集聚,因为这个新阶级的社会规范也和上一代大不同,他们重视“个性”、“自我表达”、“开放”,和前一代的“同质”、“服从”、“委屈调适”,恰成天壤之别。“他们甚至愿意用工作的自主性,来换取企业终身雇用的承诺。”佛罗里达分析硅谷的人事高流动率指出。台湾虽然没有学术界对创意阶级的深入研究,但我们翻开这10年来周日报纸的征人广告,所有企业的诉求不也是从“男、役毕、自备机车”的强势,转向“主管深度分享、全额训练补助、游泳池和生命线咨询”吗?就在11月底,友达光电还特别派出以“叛逆”形象著称的董事长李昆耀,在台北凯悦饭店为求才专办一场个人抱负演讲,题目就叫“我如何发现光电原力”。
“人类作为顶尖经济动物的理由,不是他能生产更多的物资,而是生产更多的点子。”史丹福教授洛马以蚂蚁和人类觅食方法举例,一只蚂蚁由出生到老死,都不会改变收集粮食的方法,但人类就是不甘蚂蚁的单调无聊,发明了多彩多姿的农业:“我们天生是一群无可救药的实验家和问题杀手。”公元2001年,美国创意新阶级的就业人口已达3830万人,占据美国总劳动力的30%,台湾的创意阶级比例一定没有美国高,但面对这较低的数字,对你可不是威胁,而是机会!(文/吴向前 王志仁 简大为 /据《数位时代》第46期)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