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总编辑张洪潮 |
搜狐编者按:木子美因为她的《性爱日记》和她骇世惊俗的行为而一炮走红,而有关网络媒体的介入甚至推波助澜将这一影响无形中进行了无限放大,关于木子美一个人道德观的问题,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对中国网络职业操守的思考。而事实上不仅如此,木子美已经成了一个“现象”,正在对中国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性行为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甚至法律问题提出巨大的挑战和颠覆,搜狐网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参与者,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探讨。11月17日,在《新快报》针对“木子美现象”推出大篇幅的报道后,搜狐网传媒频道迅速对《新快报》总编辑张洪潮进行了连线采访。
以下为电话实录:
搜狐传媒:《新快报》作为华南地区有影响力、引领舆论的报纸,为什么想到针对“木子美现象”进行重点策划和报道呢?
张洪潮:我们主要还是从我们的读者群来考虑的。《新快报》的读者都是白领,木子美本身是个25岁的年轻女编辑,她的这些不平常的举动和在日记里暴露的描写,首先影响的是白领阶层。而且,她本身在广州,最近一段时间,广州的媒体圈内很多人都在议论她。实际上,在我们报社有不少人认识她,她曾经在我们报社实习过,所以《新快报》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关注这个现象,把最真实做完整的“木子美”展现给大家。
我们觉得“木子美”是一个现象,她的性放纵行为,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在广州的一部分人群里流行的和传统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是我们觉得作为一个媒体是有道德底线的,必须尊重我们目前的社会道德,看到在媒体上传播的冲击传统道德的性放纵,我们不能不出来表达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这就是我们决定做这期报道的初衷。
报道出来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也是广州地区第一家深刻剖析这个现象的纸媒体,在网络上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关注,包括搜狐网在内的各大网站都给予了及时转载和重点报道。
我们在策划时觉得还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因为我们的报道力求把“木子美”的其人其事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别人会不会怀疑我们也是想借“木子美现象”炒做自己呢?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新快报》完全没有这个想法,我们做这个报道的记者和“木子美”并没有接触,也没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媒体,我们不是炒做,不是猎奇,只是用“解剖刀”式的报道方式为大家真实地剖析这件事。
搜狐传媒:众所周知,“木子美”现象由一个小的特定范围的话题变成一个轰动的社会化热点大讨论,网络媒体特别是某些门户网站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您怎么看待网络的这种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针对网络媒体的责任的担忧?
张洪潮:各个媒体有自己不同的“底线”,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比如传统媒体,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上,要坚持自己长期办报中的操作方式、价值判断,甚至遵守必要的新闻纪律。
网络媒体因为其广泛传播的特点,追求更快的速度、更多的原创,在网站上发表“木子美日记”,也是这种特点的体现。一个媒体应该有什么样的“底线”,媒体自己心里最清楚。
搜狐传媒: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
(搜狐编者注:以上实录由电话录音整理而成)
转自搜狐 《新快报》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