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几个电影节的最新影片无疑给人极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考验了这个号称中国第三大都市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影响力。
进入9月的广东省美术馆展事不断,而其中的“2003广州·国际影像交流周”虽说有些 低调,但对于广州的艺术青年来说,这个舍弃京沪而只在广州举办的交流周以其来自几个电影节的最新影片,无疑具有极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同时它也最大程度地考验了这个号称中国第三大国际化都市的文化影响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20部影像作品都分别参加过德国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日本山形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这么多参展片同时出现在中国这还是第一次。作为柏林电影节的正式工作人员,这次活动的统筹总监和策划人崔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尽管柏林电影节被称作华语影片的福地,张艺谋、李安、侯孝贤、贾樟柯等等华语电影各种风格的代表人物几乎都曾出现在柏林电影节,但在崔峤看来,国内对于包括柏林电影节在内的各大国际影展的了解少之又少,无论是专业电影人还是新闻媒体。
“因为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活动,刚好我又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就做吧。”这就是崔峤的初衷。之所以选择广州而不是北京上海,是因为北京上海已经接触过很多次,而在广州,这个拥有中国最大最快的DVD影碟市场和稳定的观影人群的南方大都市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这次活动将三大电影节一起推出,在崔峤看来是也一个完美的国际化组合:“柏林主要是推亚洲以外的电影,香港以亚洲为主,山形以纪录片为主,三个电影节片目很完美地结合。”就电影节的观众群而言,她也认为:“香港注重观众群,山形的纪录片做得非常专业,柏林电影节最综合、观众最多、专业人士也最多,三个侧重点不同,放在一起很有意思。”
今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大奖获得者匈牙利影片《森林》可能是本次活动折磨观众指数最高的影片,因为这是一部标准的Dogma电影,严格遵守了Dogma95的十条戒律。“为什么会有人把狗放到一个陌生的居室里,为什么不让一个只能夜间说话的生物进入房间?”虽然有这样的内容简介提供,但冷酷的影像和英文字幕带给观众的自然主义享受似乎就只有百思不得其解和昏昏欲睡。
只配英文字幕确实影响了观众人数。由于翻译中文字幕巨大的工作量不具可操作性,包括芬兰、冰岛、泰国、孟加拉国等小语种在内的十几部参展影片都只有英文字幕。平均每场放映大约只有六十人观看,观众人数最多的两部影片都是华语电影,一部是大陆的《王首先的夏天》,另一部则是香港电影节选送的澳门电影《钟意无罪》。后者由于是粤语对白,甚至临时从澳门请来导演,作为闭幕式影片特别加演了一场。对于整个活动的观影效果,崔峤已经很满意,她说毕竟这只是在广州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化影像交流活动。
开幕式影片《王首先的夏天》是这次活动惟一一部内地作品,曾入选2002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但从未在国内影院公映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年轻导演李继贤早已被他的师兄弟们归入了第六代,这部处女作却是中影集团投资的体制内电影,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地下电影”——片子放映结束后的导演交流活动中,有被“地下电影”长期熏陶而形成思维定式的观众认为这部片子的结局太过美好以至于俗气,应该更加苦难一些。实际上,这是一个农村少年执着地想成为电影演员的动人故事,主人公王首先的固执与单纯以及画面的清新优美让人禁不住会想起《小鞋子》等伊朗儿童电影。参与柏林电影节选片工作的崔峤谈到,“有人提问是不是有政治性的问题、先入为主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这说明他没有看过别的片子,见识的东西不够多。”
参加这次影像周的20部影片都是由三个电影节自己推荐的作品,崔峤没有任何改动。实际上,各自为阵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这次活动的入选影片风格略显庞杂。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的片子以发现新人为乐,注重影像和概念的先锋与实验,像《森林》、《每分钟196拍》,而山形电影节侧重的是专业纪录精神,反映柬埔寨民工生活的《漂泊灵魂之地》等影片带给你不动神色的感动和痛楚。最为有趣和好看的则是香港电影节的影片。如果事先不看简介,你会以为没有一句对白的匈牙利影片《打尸噎》是一部有着丰富音响的风光纪录片,实际上它有关凶杀,是一部彻底的惊悚片,而同是香港电影节选送的台湾纪录片《春天:许金玉的故事》讲述的却又是沉重的政治和历史。
针对类似风格庞杂,缺少主题的疑问,崔峤认为这反倒是本次活动最特别的地方:“想看这个电影就去看,不需要什么口号和策展的中心理念。大家很开放,很多元,各取所需,至于说政治、改变城市文化、影响电影发展等这些东西我都不想。”或许是受德国的影响,崔峤更注重踏实的行动,“这些都是需要用行动改变的,一个口号和几个并列句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我不需要什么口号和主题,一个平台就好。” 崔峤的回答简洁而有力。(文/宁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