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揭晓的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0—2002)中,作家出版社女编辑潘婧的小说《抒情年代》获长篇小说一等奖,而李锐的《银城故事》和王安忆的《富萍》位居其后获二等奖。 转自搜狐 在此前已经举办过的评选中,只有第二、四届评出了长篇一等奖,其余均为空缺。《抒情年代》作为一部知青题材的小说,被评委评价为“一部非常纯粹的文学作品”。记者为此采访了小说作者潘婧。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抒情年代》的叙事方式已经超越了我们习见的小说样式,进入了一种我称之为“评传”的方式。阅读《抒情年代》就像阅读某些原始资料一样,我始终摆脱不了对历史的真实的探询,我一直试图从只鳞片爪中找到可以对号入座的人与事,直至终卷。合上书本,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评传──关于一个特殊年代、一段特别的历史和青春的评传。——秦巴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抒情年代》是一部必然会引人注目的小说。 转自搜狐 我对这部小说的兴趣首先是社会学的:北京地下文学圈子的构成和演变1968年重新开业的莫斯科餐厅以及新侨饭店,服饰的风尚,“文革”期间猝然败落的家境对子女的影响,“圈子”中流传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清单——我意外地发现,1968年的文学青年已经在崇拜凡·高了。——李敬泽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关于《抒情年代》: 转自搜狐 描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北京的一小部分特殊的青年。他们生活在颓废与困顿之中,在那个灰暗、荒凉的年代结成一个个“圈子”,在“革命”造成的社会缝隙中穿行。他们是无声的,被主流社会遗弃,但即使在遗弃中他们依然承袭了某种权利:他们秘密地引导深潜的潮流,在普遍的贫瘠中保存精神生活,他们是一群贵族,被流放于时间中的西伯利亚。由此出发,他们在后来的年代成为诗人、顽主和社会栋梁。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关于获奖——“从来没想过会获奖” 转自搜狐 潘婧坦言,自己包括这本书的编辑,从来没想到过此次会获奖,甚至连最早发表这部作品的《收获》杂志社的编辑也坦白承认,从来就没向评委会推荐过潘婧的作品。直到开始初评了,有的评委说“怎么没看到那部叫《抒情年代》的作品”,才赶忙费力地从书库里翻找出十来本给评委送去,结果从初评到高评,票数越来越多,获奖呼声也越来越高,两周前,潘婧才得到通知,说她的作品获奖了。 转自搜狐 谈到获奖感受,潘婧说:“我当然很高兴,毕竟是对我的肯定。至于最深感受,我倒认为我的书以后也许会好卖一些了,毕竟不能让我为出书的出版社赔钱吧!”说罢,籍贯是东北人的她爽朗地笑了。 转自搜狐 许多人都奇怪,以前连中、短篇都很少写的潘婧,怎么首部长篇就突然获得了这么一个重要奖项,对此潘婧认为,自己可能更得益于两点:较大的阅读量;较多的思考。 转自搜狐 关于作品——“是小说而不是自传” 转自搜狐 “让我个人评价自己的作品确实太难,尽管我说别人的东西时可以滔滔不绝。”潘婧认为自己最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抒情年代》是一部小说,而非一些人想像甚至认为的那样是“自传”或“回忆录”。 转自搜狐 之所以有人认为是自传,主要是因为其中写了大量的以个人体验为主的知青生活。潘婧生于辽宁沈阳,五岁时到北京,中学毕业后的1968-1972年在白洋淀插队,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教育心理,毕业后又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做编辑,后到现在工作的作家出版社。 转自搜狐 “我看过一些别人写知青的小说和电视剧,但我认为它们少有能吻合地描述我当年的插队经历。同时,我认为应该用一种全新的形式来反映那个特殊的、不正常的年代。”为了小说更真实,潘婧在小说的样貌上采取了散文体的类似纪实的风格,结果这篇“样貌上”太像纪实的作品,北岛在看过第一章后,对号入座地问潘婧:“你写的珊珊是当年的谁谁吧?” 转自搜狐 关于书名——“两个书名我都不满意” 转自搜狐 网上凡是有关潘婧的内容都与她的小说《抒情年华》有关,而此次获奖时却是《抒情年代》为书名,对这一字之差,潘婧讲了其中的曲折。 转自搜狐 这部小说前两部分成书于1994-1995年,当时潘婧因病而休养在家过着与外界隔绝的日子。直到2001年,她才继续将书的最后一部分写完,当时送到《收获》杂志社,定稿时她的书名为《颓废的纪念》,但“颓废”一词的通用含义贬义成分较重,不合适,可谁也没能针对这部知青题材的小说起个合适的名字。很快定于《收获》6月号上刊载了,于是潘婧便借用了昆德拉的作品《生活在别处》的原名《抒情年代》。 转自搜狐 “去年,作家出版社准备出单行本书了,编辑认为‘年代’两个字用得太多了,又将书名改为《抒情年华》。所以这次评奖用的是在《收获》上发表的书名。可这两个名字我都不是很满意。” 转自搜狐 关于现在——“我不是个好编辑” 转自搜狐 采访过程中,潘婧连称自己“很幸运”,这不仅缘于十年前一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大病,更缘于自己平坦的创作之路。“我写的作品不多,但很幸运,都能顺利发表,包括《抒情年代》最初在《收获》上的发表、出单行本和被《小说选刊》选载,甚至到这次获奖,我从来没抱过特别多的期望。所以这次评委说我的作品是‘一部非常纯粹的文学作品’,我理解这种纯粹为自己只凭冲动创作的初衷。” 转自搜狐 十年前医生为潘婧作了一次腹部肿瘤的摘除,在病理切片不能确定其恶性程度的时候,医生建议她再做第二次手术,并采取化疗,可她不想过“没有质量的生活”,坚决拒绝二次手术和继续化疗,“我就要和死神赌一把。我输了,就宁可死掉。”结果她赢了! 转自搜狐 这次获奖后,许多人打来电话给她,除了祝贺她的成功,更多的是问候她的健康。“生病确实让我想写些东西,但我认为并非如人们想像得那样,生了病会想到要创作,只不过生病更容易感悟到人生的纯粹状态。” 转自搜狐 谈到目前的生活状态,潘婧笑言:“我不是一个好编辑,虽然当年也编辑过像贾平凹的《浮躁》、王朔的《玩儿的就是心跳》。现在出版社都是要考虑到市场因素的,我虽然知道哪些书好卖,可说实话,好些畅销的书我都不愿意看。”(记者 李冰)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