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中国餐馆、兴中文学校、办华文报纸”,几乎可以称为中国人落脚海外首要做的“三件事”。随着世界对中国的日益关注,原本作为沟通乡谊、联络乡情、服务华埠的海外华文报纸,也逐渐走出“唐人街”,成为“老外”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窗口。华文媒体地位的提升由此可见一斑。
得到当地主流社会认可,是华文媒体地位提升的主要标志。本月初,新加坡《联合早报》八十周年报庆上,担任主宾的李光耀发表讲话说:“……我的一项担忧是如何在英文教育成为主流的趋势下,保留一份有素质的华文报纸,并确保它能长期生存。……不管结果如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基于国家利益,我们都应该保留至少一份高素质的华文报纸。这份报纸就是《联合早报》。这是一项全国性的事业,全国上下必须各尽所能去推广它。”
具体而言,华文媒体地位的提升还与一些现象密切相关:
首先,华人在海外数量的增多促使华文媒体日益繁盛。以美国为例,华文报纸早已有之,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华文报纸都是地方性的,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周报或旬报,能天天出的报纸少之又少。到了七十年代末期,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大批华人移民美国,华文报纸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目前在美国的华人有二百四十三万,比十年前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八,发行的华文报纸近一百种,其中《世界日报》已成为美国除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日本,随着中国新移民人数激增,近一百五十种华文报刊先后出现,经过激烈竞争,日本现存华文报刊约三十种,其中百分之八十为新移民所办。
其次,“中国热”为华文媒体催生了大量读者群。据最新报道,美国人对汉语的热情一直持续升温,除了周末的中文学校,纽约一些公立学校也开设了中文课程,一些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的大公司的雇员也热衷于学习中文,以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纽约去年首次“汉语托福”考试设立考点,就有二百六十多人报考,不仅有大中小学的学生,也有商人,还有联合国职员,其中大部分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证书。对于这些热衷中文的人说,华文报刊可谓“香饽饽”。
对于改革开放以后来到海外的新移民来说,中国国内的即时信息和政经情况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对此,海外华文媒体及时开辟中国要闻专版、专栏,开设财经动态、市场点评等,也从自身的改进方面迎合了读者的需求。
此外,得到当地主流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是从形式到内容都“投其所好”。在内容上,如二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国华文报纸同时采访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位总统候选人,受到广大读者和主流社会的认可。“九一一”后,许多西方有识之士意识到世界多极化与文化多元性的重要。在加拿大,温哥华市长宣布十一月三日为“环球华报日”,肯定了华文媒体对加拿大多元文化的贡献。加拿大多伦多星报集团收购了当地出版的《星岛日报》,海外华文媒体与所在国主流媒体相互交融发生并购,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在形式上,以中文为主的双语报纸的出现也增强了华文媒体的影响力。如日本的《中国巨龙》报,以日文为主兼顾中文;《爱华》月刊为中日双语。其他双语报刊还包括:澳大利亚的《澳华时报》、美国《辰报》等,俄罗斯的《中华消息报》则是全俄语的报纸。
虽然,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华文媒体仍是当地的非主流媒体,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华文媒体必将如为之付出艰辛的媒体人所希望的那样,走过漫漫长路,迎来美好未来。(记者邢利宇)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