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oto.sohu.com/16/77/Img213487716.jpg) 聊天现场:由左到右:中华新闻报社总编辑梁勤俭、安徽电视台副台长王学锋、搜狐网副总编辑曾伏虎 | 9月19日,2003《记者档案》——“我心中的好记者”评选在线访谈在搜狐多功能厅举行,参加的有:中华新闻报社总编辑梁勤俭、安徽电视台副台长王学锋、搜狐网副总编辑曾伏虎。
网友:我心目中的好记者有专家参与和评选,专家对这个评选有什么标准和要求?
王学锋说:一定是在《记者档案》播出过。必须有一定的基本的条件,一些基本的资格,是敬业的记者。
梁勤俭说:《记者档案》本身是在你们的职业相中千挑万选出来的。
王学锋说:从我们的这个角度来讲,希望所有的记者都是好记者,但是不能要求你是名记者,我们通常说的要培养民主记者、民间记者,那种情况下先做好记者,再做名记者。梁总说了,不能强制别人做民间记者,民间记者不容易做,除非真正在他身边也有一个机遇,使他很容易出名的新闻事件,这样提高他的知名度,相应的民间记者的形象就出来了。
主持人说:那能不能说,如果是名记者,一定是好记者。
王学锋说:可是名记者,但不一定完全满足好记者的说法。我们要求是名记者,但是这两个概念应该互相不完全包容的。
主持人说:希望我们的记者能够成为这样两个性质中间的,既是名记者,又是好记者。
王学锋说:希望通过《记者档案》的栏目,通过我们的活动,通过几家媒体的联合协作,让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聚焦的镜头,反过来定位记者自己,记者现在对社会来讲,有比较多的神秘感,他们在看一条新闻的时候,很难想象背景发生的情况,他们不知道很多记者是冒着生命代价去做新闻。很难有具体的描述。
梁勤俭说:最典型的是SARS期间,到病房里面对病人都是有可能被感染。
王学锋说:希望通过《记者档案》的栏目,通过类似今天举行的活动,能上整个社会了解更多的东西,了解更多记者自身的事,背后的故事,感受本身的今日风貌,也对我们整个新闻届有一个比较有厚度的市场。
曾伏虎说:很多网友打电话问,说你的新闻是怎么出来的,怎么弄的,各地的消息是怎么搜集来的,我希望今天能够向网友介绍一下,是通过跟其他媒体的合作报道,希望早日出现更多的网络记者。
梁勤俭说:网络新闻要做好记者,必须出名记者。我希望网友能够做更多的关注,记者也关注《记者档案》这个栏目,同时也关注新闻报纸,我们的报纸的主要经历和版面用来宣传我们记者。
主持人说:我们的今天谈话就到这里,谢谢三位嘉宾。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