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纽约九月一日电(记者陈建) 对于《世界日报》总编辑刘其筠来说,今年九月一日“劳动节”绝对是个“劳动”的日子。他供职的报社选择在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公众假期之后改版。据说为此,全社上下已经“人仰马翻”了两个多月。 他们没像竞争对手那样,把改版的事情宣传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动作不小。 在日前一次私人聚会上,《世界日报》社长李厚维谈到他麾下那份号称北美发行量第一、也最赚钱的华文报纸:“现在各类媒体发展都很快,平面媒体扮演的角色需要调整。因为报纸快,快不过网络;生动,生动不过电视直播;所以,就要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版面要更活泼,更杂志化。” 为吸引来自大陆的移民,台湾背景的《世界日报》决定,给大陆政治、社会和财经新闻宽拨版面。而喜欢体育的人,则可在改版后读到新增的整版亚洲体育新闻。海外华人整天加班、拼命攒钱是有名的,生活稳定后,也该提高生活品质,让人生更加幸福。李厚维指示他的属下,扩充休闲版,更多地介绍在纽约怎么玩,可以去哪家博物馆、展览馆,不过档次要适中,不能太高。华人家庭都望子成龙,多介绍教育方面的动向,最受家长们欢迎…… 像李厚维所说的,“世界”改版,固然有媒体发展态势整体变化的大背景;但美国华文报纸之间争夺激烈的小环境,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东南亚以外,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根据美国国家人口统计局二000年的调查,全美华人人口有二百八十九万,其中五岁以上在家说中文的,大约一百二十五万,他们是中文报纸的基本消费者。 海外移民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远离了旧的信息接收系统,即使语言沟通不成问题,也会觉得不习惯:外文报纸说的都是“外国话”、讲的都是“外人的事”。华文报纸则让身在天涯的游子们一解乡愁,让他们的信息接收系统得以重新建立,让这个新系统与原有的系统之间有最大的相似性。 相似便有重叠,重叠便要一争高下。在全美,影响力最大的四家华文日报分别是台湾联合报系下属的《世界日报》、香港星岛报业集团下属的《星岛日报》、与内地机构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侨报》,以及同样来自香港的《明报》。 像其他地方一样,这些华文报纸争夺读者的“战争”从来没平息过,近来更愈演愈烈,在旧金山湾区,一家华文报社雇佣私人侦探,拍照取证,状告对手恶意盗窃报亭,危害自己的发行。 至于各报的“老总们”,难免有相聚的时候。虽然彼此都知道,两家机构正暗中较劲,但场面上还是谈笑风生,一团和气。只不过闲谈时偶尔提到:某月某日,一架客机失事那么大的事,真没想到你们竟然没得到消息。言外之意有点沾沾自喜,也透着对对手的密切关注。 就是在这样若隐若现的“硝烟味”中,刘其筠说,九月三日,“世界”改版。 改版是件花钱的事。但花钱似乎并不是李厚维最担心的。他更怕失去读者的心:“那应该是一九七六年吧,我到唐人街去拉广告。至今还记得,在勿街和坚尼路相交的一间杂货店里,我和那位老先生讲了半个多小时。最后,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二十美元,说‘你拿去登广告吧’。这是华人对广告最初的看法:不在乎你登什么,就是个人情。现在当然不同啦。我们报社新近做过内部调查,发现有时候,全天报纸中的广告版面比新闻版面还多。这当然是二十八年辛苦积累得来的,是读者对报社的认可。但是,这也说明我们还要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求。”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