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路过报刊,突然发现一副“生面孔”,细看下来,原来是北京广播电视报出版的“人物周刊”,24个版,每周三出版,零售价1元,新奇之下,买回去细细研读。
这份以人物报道为主打的周刊分为“七日新闻人物”、“新闻人物追踪”、“成功人物之路”、“百味人物实录”、“古今人物意趣”、“真情人物再现”、“迷途人物之鉴”、“品评人物有感”、“历史人物钩沉”等9个版组,本期分别报道了“枪口下的阿拉法特”、“人造美女郝璐璐”、“医学博士王晓军”、“无手大学生李志华”、“演员程前”、“不疯的疯子王极冰”、“演员李丁”、“《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惨遭狼吻的寇金成”、“演员朱媛媛”、“演员任程伟”、“京城破烂王”、“志愿军战俘孙振冠”、“名人子女”、“梅艳芳”等人物的故事,在这些人物中,有演艺界名人,有新闻人物,有政坛人物,也有生活中的“小人物”;有红得发紫的明星,也有历史上的名人;有的转载自其他报纸或电视节目,有“本报综合报道”,也有“本报记者”自采。可谓涵盖了“人物百态”,而其运作手法也属于一般新闻媒体的惯用手段。
平心而论,这份周刊是颇有可读性的,它瞄准了市场的一个空档——除杂志外,还没有报纸以人物为主打,1元钱的零售价格也基本能保证它维持生存(在版面上看不到一则广告,除该周刊自己的一条发行广告外)。
此前曾听朋友说北京广播电视报改版,一周分为三个内容:原有的广播电视报、一份新闻周刊,一份生活周刊,但由于平日里关注不多,也就没多加在意,想象之中,无非是将北京电视台或电台的相关节目以平面媒体的手法进行处理,让那些影音内容平面化而已,而今看到“人物周刊”,才知广播电视报“志不在此”。
从“人物周刊”涉足的人物领域看,大大突破了演艺界范畴,诸如阿拉法特、医学博士王晓军将周刊的视野拉到国际政坛及百姓群体之中,很明显,周刊的人物定位是“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各类人群”,也就是说,北京广播电视报的这份周刊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对电视节目的介绍,而采用新闻媒体的运作手法,向多元化迈进。
电视报的影响力已大大不比从前,其一是因为很多媒体刊登电视报原来的垄断资源“节目预告”,使读者对电视报的依赖性降低;其二是多年来电视报的报道手法和内容没有明显突破,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其三是各类娱乐新闻媒体层出不穷,在激烈竞争之下,电视报市场份额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在这种形势下,难怪电视报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了。
但从哪儿突破?
我们仅从这一期“人物周刊”(第6期)来看,在总共15篇整版以上的重点报道中,有8篇可以明显看出是转载自其他媒体或对其他媒体的报道进行了加工,署名“本报记者”的有3篇,其它可能为约稿或自由来稿,也就是说,这些重头报道中只有2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换句话说,如果有其他媒体同样创办人物类周刊,北京广播电视报的这份周刊很容易就会被人克隆甚至超出。
这种风险并非夸大其辞,大量的文摘和约稿是难以保证周刊的风格和核心竞争力的,仅靠编辑的功夫要想立足绝非易事。
回过头再看每周一出版的广播电视报,除去15个版的电视、广播节目预告,8个版的健康周刊,13个版的广告专版,全部56个版的报纸只剩下20个版刊载内容(这还不算每个版面上刊发的广告),仅从版面上已经看出报道量的不足,而内容又完全局限于节目、剧情介绍和一部分演艺界访谈,那么这份报纸的吸引力在哪里呢?
在这份报纸诞生之初,它的使命是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披露和预告,为受众收听收看节目服务,但时至今日,如果还以这一条为立身之本死守不放的话,是否就嫌过于僵化了?如果仅以广播电视节目的附属地位来看待、运作这张报纸,恐怕它的影响力和百姓对它的接受程度会越来越低。
为了了解北京广播电视报的发行情况,我对北京市10个报摊的发行进行了调查,上周一(9月22日),北京广播电视报到摊数共675份,实际销售455份(当日销售率为67.4%);9月24日“人物周刊”到摊数122份,实际销售116份。而同时,9月22日中国电视报到摊数为450份,实际销售412份(当日销售率为91.5%)。乍看起来北京广播电视报的销量要高于中国电视报,但据摊主说,北京广播电视报有一半以上的销量是随北青的零售走掉了,也就是说单独零售出去的报纸不到一半,在10个摊主中,普遍认为中国电视报的销售情况要好于北京广播电视报,其中有三个摊主明确提出,经常到他那里买报的读者有很多人希望北青随赠中国电视报。
电视报还是有受众群的,否则两份电视报就不会有相当于京华时报日零售量的销售数(当日京华10家报摊的零售总量为468份);北京广播电视报显然受到中国电视报的强烈冲击,否则也不会有报摊明确要求改赠中国电视报了。俗话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那么在北京这个地界,中国电视报这条“强龙”为什么就能压住北京广播电视报这个“地头蛇”呢?恐怕原因还是要从自身来找。
翻看北京广播电视报,越看越觉得跟谁眼熟,恰巧身边有份信报,随手翻来,似乎找到了答案,信报的娱乐新闻及影视报道一向在北京媒体圈中口碑不错,而恰恰是在这一领域,两张报纸严重撞车,尤其是周六信报出版戏剧电影周刊后,这样的冲撞更加明显,再看本期广播电视报出版了第二期健康周刊,整张报纸上医疗保健广告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与信报的广告主要构成也产生了雷同,同是广电集团的报纸,这样的同质化竞争,是否会有好处?我还没有看“北京电视周刊”,如果这三份报刊打起架来,那可就热闹了。
在某种意义上,“各扫门前雪”并非是贬意,如果连自家门前的雪还扫不干净,却想着从别人碗里搂点好吃的,恐怕不易。(星源视点)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