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著作的版权保护
时间:2003年11月7日(周五)10:00-11:30
嘉宾:
·张洪波-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版权代理部负责人
·于永超-中国图书商报法律顾问/未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赵 牧-搜狐社区部主任/搜狐星空主编
·史争印-听书网总经理
主持人:
栗淑萍-中图读者俱乐部副总经理
网友:很喜欢听书网,听书网的随意性、自由性、不受约束的阅读我非常喜欢。请问听书网是如何把握这个机会的?又是如何解决版权问题的?你们又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版权的?
史争印说:谢谢这位网友的关注与支持。首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听书网的建设主要是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我们自身的积累;二是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思想;三是网络快速发展的必然,四是今年“非典”的特殊环境促成。
首先,我们网站是由北京鸿达主办建设的,北京鸿达从93年开始做光盘版的评书出版,因为以前评书都是放在磁带上,完整的一部评书如《三国演义》要有大量的磁带。随着MP3技术的发展,我们想能不能把磁带上的声音压缩到MP3光盘上,这样节省存储空间,利于大家保存和欣赏。所以,从93年开始就一直做MP3评书光盘出版,家佳听书馆就是人所共知的听书品牌。近几年,我们拓展了出版领域,开始做小说、相声、恐怖故事、音乐故事等方面的光盘出版,比如我们把海岩的小说全套录制成了有声版,效果相当好,受到广大朋友的喜爱。因此,我们在听书的作品方面有一定的量的积累。
第二因素就是我们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思想,在美国听书行业每年是50亿美元左右的产值,市场非常大。并且美国的有声图书网站也很多,比如著名的audible.com网站,每年的销售情况也相当好。我们从这些国外的同类网站上受到很多启发。
再者,互联网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网络带宽的增加解决了一些传输下载的瓶颈,网友能快速地下载一部几十兆甚至上百兆的声音作品,为网络出版听书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网络出版有很多优势所在。比如说传统印刷出书、出光盘肯定有物流的问题,而网络就没有这个问题。并且网上的作品当天完成当天就可以与广大网友见面。网络出版的这种及时性、迅速性、便捷性都是传统出版行业所不可比拟的。
最后,可以说今年的非典促成了听书网站的建设,因为非典期间光盘的业务有所下滑。喜欢听书的朋友也不能自由地逛商店购买作品,很多网友给我们提出这个问题:能不能在网上下载作品?毕竟是数字化的东西在网络上很容易传播。因此,在非典期间,公司集中精力专门建设了这个网站,到8月份开通。这是网站的由来,回答了刚才这位网友的第一个问题。
至于如何解决版权问题,我刚才已经提到,听书网一般遵循“先签约再上网”的方式获得作品的授权。听书网解决版权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与作者或出版机构联系,通过签约获得许可授权;另外是与版权中心合作,委托版权代理机构获得作品的授权。我们有授权合同,切实保证每一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授权给我们的作者或机构都能很方便地随时了解其作品在网站的销售情况。目前,已经上网的作品都是经过作者或者是演播者或者是发布者的授权。听书网已经与很多作者或单位、出版社签了协议,也与广播电台、其它网站等机构合作获得他们的许可。前些日子我们与中文在线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文字作品数量不足的问题。如果网友自己有作品,我们也欢迎大家提供。只要是好的作品,网友喜欢的作品,我们就可以做成有声读物供大家欣赏,但是要通过我们编辑的认可。
关于如何保护自己的版权: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第一,从价格上我们比较优惠、比较便宜,让大家很容易能够得到这个作品。上我们网站的网友都知道我们的作品非常便宜,像听《三国演义》一回两毛钱,经常还有免费的作品,比如《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就曾免费下载一个月。第二是不断更新作品的数量,天天都有新作品,保证网友的兴趣。第三个是用法律武器。最后,也在探讨如何在技术上保护自己的版权。在美国有一个很知名的听书网站,作品下载后必须要用专门的播放器来播放,这样一下就解决了盗版问题。而我们的网站就没有用这种技术,因为国内大部分收听的设备是MP3播放器、随身听,使用专用播放器就会限制听书的普及。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听书市场,所以现在我们做的都是大众化的,只要下载了作品,在任何一个MP3上都可以听,在电脑上也可以听,在DVD上也可以听。我就说这么几个方面,不知这位网友能否满意。
|